作物病虫害预测机理与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21
作者
张雪雪 [1 ]
王斌 [1 ]
田洋洋 [1 ]
袁琳 [2 ]
姜玉英 [3 ]
董莹莹 [4 ]
黄文江 [4 ]
张竞成 [1 ]
机构
[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生命信息与仪器工程学院
[2]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信息工程与艺术设计学院
[3]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4]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病虫害; 预测; 气象; 模型;
D O I
10.13304/j.nykjdb.2018.0407
中图分类号
S431 [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学科分类号
0904 ;
摘要
我国目前作物病虫害防治普遍存在乱用农药等防治方法不当的情况,给粮食安全带来巨大隐患。有效的病虫害预测是提高作物植保综合防控水平的关键。综述了作物病虫害预测机理与方法研究方面的新进展。在预测机理方面,分析了包括气候背景、气象因子、病虫原分布、寄主状况以及种植模式等因素对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流行的影响机制,并根据已有研究结果详细阐述了海温、厄尔尼诺、大气环流等气候背景对病虫害的指示作用,以及温度、降雨、湿度、风、光照等气象因子对病虫害的发生时间、侵染速度、传播及分布的影响。在预测模型方面,对病虫害预测模型进行归纳和总结,分静态模型、时序动态模型和空间传播模型等类型介绍了模型对病虫害发生、发展概率、严重程度、扩散方向、流行趋势等方面的预测方法。最后,对作物病虫害预测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从数据、分析方法、尺度、研究和应用模式等方面对后续研究的关键问题进行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110 / 12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57 条
[1]  
生态炭肥在改善连作烟田土壤微生态中的应用.[D].裴建锋.河南农业大学.2016, 05
[2]  
稻飞虱、小麦白粉病发生的气候背景指示及区域动态预警研究.[D].于彩霞.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4, 08
[3]  
江苏省褐飞虱迁入量的中长期预报模型研究.[D].蒋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 02
[4]  
小麦黄矮病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及苹果褐斑病动态预测模型的构建.[D].李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 11
[5]  
植物病害流行时间模拟与预测系统Epitimulator开发及应用.[D].李成文.西南大学.2007, 06
[6]   基于深度学习的小麦蚜虫预测预警 [J].
王秀美 ;
牟少敏 ;
邹宗峰 ;
时爱菊 .
江苏农业科学, 2018, 46 (05) :183-187
[7]   基于决策树的蔬菜病害静态预警模型 [J].
纪思琪 ;
吴芳 ;
李乃祥 .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17, 24 (02) :77-80
[8]   里下河所:新技术克服蔬菜连作障碍 [J].
张永吉 .
江苏农村经济, 2017, (06) :51-51
[9]   准双周大气低频振荡对江岭稻区褐飞虱迁入的影响 [J].
刁家敏 ;
孙思思 ;
包云轩 ;
陆明红 ;
谢晓金 .
中国农业气象, 2017, 38 (03) :181-195
[10]   农田景观格局对华北地区麦田早期瓢虫种群发生的影响 [J].
杨龙 ;
徐磊 ;
刘冰 ;
陆宴辉 .
应用昆虫学报, 2016, 53 (03) :612-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