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陆火山岩组合的特点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1
作者
王碧香
李兆鼐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火山岩组合; 构造背景; 大陆火山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我国各时代的火山岩广泛发育,海相火山岩多出现于三叠纪以前,主要分布于西部;陆相火山岩则多出现于三叠纪以后,主要分布于东部。火山岩的岩类众多,从基性到酸性、碱性均有,以中、酸性岩类分布最广(太古代主要为深变质火山岩,本文暂不论述)。元古代(吕梁期、晋宁期和震旦期)的火山岩分布较广,如西北、中原和东南等地。在元古代的活动带主要为变玄武岩、变安山岩、变流纹岩(或细碧岩、角斑岩)组合和变安山岩、变流纹岩(或细碧岩、角斑岩)组合和变安山岩、变流纹岩(或角斑岩、石英角斑岩)组合,属于钙碱性系列。元古代的稳定区,如西北、华北一些地区则出露碱性系列的玄武岩,也有一些地区见有拉斑玄武岩。在川滇、秦巴等地,还有富钠质双峰式火山岩出现,这些都是在太古代陆核基础上的拉张环境的产物。早古生代(加里东期)多为海相和海陆交互相的造山带火山岩,以寒武纪和奥陶纪较为发
引用
收藏
页码:205 / 206
页数:2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