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页岩气展望烃源岩气——以四川盆地下二叠统为例

被引:11
作者
黄籍中
机构
[1] 成都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关键词
页岩气; 吸附; 游离; 有机质; 裂缝(岩石); 碳酸盐岩; 烃源岩气; 成藏模式; 四川盆地; 早二叠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页岩气"源藏合一"的成藏模式——天然气源自页岩有机质(固态、液态)吸附、溶解及黏土矿物吸附的机制以及微裂缝、裂缝、页岩孔隙中的游离气成藏的认识,以四川盆地下二叠统为研究对象和实例,论证了同为烃源岩的碳酸盐岩(富含有机质的局限—开阔海台地相等的细结构—生物泥粒、泥粒—泥质灰岩、泥灰岩等)也应该具有天然气成藏的前景和可能。研究区下二叠统碳酸盐岩烃源岩发育,在栖霞组(P1q)和茅口组(P1m)都有分布;依据厚度较大、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质类型佳、有机质成熟度适中、埋藏较浅等特征,论证了其具备形成烃源岩气的有利条件及其勘探前景,并对埋深在2 000m左右的川东高陡构造区、川南泸州印支期古隆起区、川西南威远构造区进行了类比评估。最后,建议对泸州印支期古隆起区展开试探(可选择已钻井的P1m1、P1q1先行),待取得突破后,再扩大至威远构造区及川东高陡构造区。
引用
收藏
页码:4 / 9+111 +111-11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碳酸盐岩烃源岩判识与实践——以四川盆地为例 [J].
黄籍中 ;
吕宗刚 .
海相油气地质, 2011, 16 (03) :8-14
[2]   页岩气储层的基本特征及其评价 [J].
蒋裕强 ;
董大忠 ;
漆麟 ;
沈妍斐 ;
蒋婵 ;
何溥为 .
天然气工业, 2010, 30 (10) :7-12+113
[3]   有效开发中国页岩气 [J].
郭宏 ;
李凌 ;
杨震 ;
吉万成 .
天然气工业, 2010, 30 (12) :110-113+133
[4]   渝页1井地质背景及钻探效果 [J].
张金川 ;
李玉喜 ;
聂海宽 ;
龙鹏宇 ;
唐颖 ;
唐玄 ;
姜文利 .
天然气工业, 2010, 30 (12) :114-118+134
[5]   中扬子区上震旦统—志留系页岩气勘探远景 [J].
李艳霞 ;
李净红 .
新疆石油地质, 2010, 31 (06) :659-663
[6]   中国页岩气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J].
陈尚斌 ;
朱炎铭 ;
王红岩 ;
刘洪林 ;
魏伟 ;
罗跃 ;
李伍 ;
方俊华 .
石油学报, 2010, 31 (04) :689-694
[7]   四川盆地页岩气与煤层气勘探前景分析 [J].
黄籍中 .
岩性油气藏, 2009, 21 (02) :116-120
[8]   四川盆地下古生界存在页岩气的地球化学依据 [J].
王兰生 ;
邹春艳 ;
郑平 ;
陈盛吉 ;
张琦 ;
许斌 ;
李红卫 .
天然气工业, 2009, 29 (05) :59-62+138
[9]  
中国油气地质特征[M]. 地质出版社 , 王金琪, 2010
[10]  
天然气地质学[M]. 科学出版社 , 包 茨主编,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