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播草带防治坡耕地水土流失效应的研究

被引:15
作者
字淑慧 [1 ]
段青松 [2 ]
吴伯志 [1 ]
机构
[1]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2] 云南农业大学水利水电与建筑学院
关键词
混播草带; 坡耕地; 水土流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43 [];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为有效防治坡耕地水土流失,提高坡耕地持续利用,于2001~2002年选用非洲狗尾草、高羊茅和红三叶3种优良牧草,在云南昆明王家箐流域的坡耕地上进行了混播草带防治水土流失效应的研究。试验设混播非洲狗尾草与红三叶(A)、混播高羊茅与红三叶(B)、单播高羊茅(C)和无草带种植(D)4个处理,坡度在13.2°14°之间;每个处理坡耕地上部等高种植9m×2 m玉米,基部种植0.5 m宽的草带,底部设径流收集池。结果表明:选择适宜草种进行混播,所形成的草带水土保持效果优于单播草带;在雨季(5~10月)4个处理的水土流失量为D>C>B>A,与对照D相比,处理A、B、C的径流量分别减少了79.19%、64.02%和51.53%,侵蚀量分别减少了92.04%、84.49%和78.70%;混播豆科和禾本科牧草,有利于增加草带的总盖度和草层高度,促进根系生长,增强草带的水土保持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滇中地区小流域治理前后水土流失变化规律的研究 [J].
段青松 ;
吴伯志 ;
字淑慧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05) :42-46
[2]   植物根系对土壤抗侵蚀能力的影响 [J].
王库 .
土壤与环境, 2001, (03) :250-252
[3]   香根草篱防治红壤坡耕地侵蚀效果的研究 [J].
黄欠如 ;
章新亮 ;
李清平 ;
余喜初 ;
贺湘逸 ;
周慕卿 .
江西农业学报, 2001, (02) :40-44
[4]   赤红壤坡地果园间种不同牧草的适应性及其持续利用研究 [J].
章家恩 ;
段舜山 ;
骆世明 ;
黎华寿 .
中国草地, 2001, (02) :43-46
[5]   香根草植物篱控制坡地侵蚀与养分流失研究 [J].
许峰 ;
蔡强国 ;
吴淑安 ;
张光远 .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0, (02) :75-82
[6]   水土保持植被的有效盖度、临界盖度和潜势盖度 [J].
郭忠升 .
水土保持通报, 2000, (02) :60-62
[7]   百喜草对丘陵坡地水土保持的效果及应用技术 [J].
储国良 ;
付反生 ;
王敬根 ;
丁剑英 ;
王全洪 ;
蒋孟大 .
江苏农业科学, 1997, (06) :45-47
[8]   高麦草种植带形成梯田的试验研究 [J].
J.K.Aase ;
J.L.PikulJr. ;
方子春 .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1995, (04) :42-43
[9]   坡地果园开发水土保持新模式 [J].
阮伏水,周伏建 .
农村生态环境, 1995, (02) :7-10+14
[10]   草类根系对土壤抗冲性的强化效应 [J].
李勇 ;
徐晓琴 ;
朱显谟 ;
田积莹 .
土壤学报, 1992, (03) :302-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