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证据排除与侦查谋略——以“威胁、引诱、欺骗”获取供述为例

被引:6
作者
黎宏伟 [1 ,2 ]
机构
[1] 复旦大学法学院
[2] 上海市闸北区人民检察院
关键词
非法证据排除; 侦查谋略; 威胁; 引诱; 欺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我国新刑诉法对于通过威胁、引诱、欺骗获得言词证据总体上予以否定,但并不一定予以排除,而将是否排除的裁量权赋予了司法者。如何判断威胁、引诱、欺骗的侦查行为是属于正常的侦查谋略,还是属于应予以排除的非法方法,需要建立正当性判断标准。可以采取在司法解释中规定下述三项原则,一是不得违法,二是不得导致虚假供述,三是不得严重违反道德。对于违反其中一项原则的威胁、引诱、欺骗所获得的证据规定为非法证据排除的对象。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2]   侦查谋略之运用及其底限 [J].
万毅 .
政法论坛, 2011, 29 (04) :133-145
[3]   欺骗与刑事司法行为的道德界限 [J].
龙宗智 .
法学研究, 2002, (04) :96-104
[4]   威胁、引诱、欺骗的审讯是否违法 [J].
龙宗智 .
法学, 2000, (03) :20-23
[5]  
侦查策略正当性原理[M]. 中国检察出版社 , 蒋开富, 2009
[6]  
贪污贿赂犯罪侦查谋略与技巧[M]. 中国检察出版社 , 吴克利, 2008
[7]  
审讯与供述[M]. 群众出版社 , (美)英博等著, 1992
[8]  
Deceptive Police Interrogation Practices: How Far Is Too Far?[J] . Michigan Law Review . 200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