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南黄土丘陵区坡向、坡位对苜蓿地土壤含水量时空变异的影响

被引:25
作者
潘占兵 [1 ]
余峰 [2 ]
王占军 [1 ]
李生宝 [1 ]
张源润 [1 ]
机构
[1] 宁夏农林科学院
[2] 宁夏退耕还林办公室
关键词
土壤含水量; 苜蓿地; 坡向; 坡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2.7 [土壤水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探讨坡向、坡位对苜蓿地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程度,在宁南黄土丘陵区,采用时域反射仪TDR对不同坡向、坡位种植的7a生苜蓿地土壤体积含水量进行了分层动态监测,分析结果表明:(1)种植苜蓿7a后,土壤旱化显现,土壤水分明显分为补水期与耗水期,3-7月属于耗水期,8-10月为补水期;(2)各坡向苜蓿地旱化最为严重的土层深度也不同,西坡(阴坡)为40-60cm,南坡苜蓿地旱化最为严重的土层为80-100cm,东坡(阳坡)为100-120cm;西坡(阴坡)0-180cm土壤平均含水量最高(13.8%),其次为南坡苜蓿地,东坡(阳坡)最低(12.8%)。(3)受降水再分配影响,上、中、下坡0-180cm平均土壤含水量变化趋势为:下坡(13.69%)>中坡(13.61%)>上坡(12.29%);土壤含水量最为活跃的0-100cm范围内,相同层土壤含水量相比,CK>下坡>上坡>中坡。这说明种植苜蓿多年后土壤出现旱化现象,且坡位越高,土壤旱化越严重。
引用
收藏
页码:141 / 14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区水量平衡规律研究 [J].
王兵 ;
崔向慧 .
生态学报, 2004, (02) :235-240
[2]   黄土高原土壤干层初步研究 [J].
王力 ;
邵明安 ;
侯庆春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4) :34-38
[3]   黄土高原土壤干层初步研究 [J].
王力 ;
邵明安 ;
侯庆春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4) :34-38
[4]  
中国沙地森林生态系统[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徐文铎等著, 1998
[5]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水分生态环境研究 [J].
胡良军 ;
邵明安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8) :1045-1048
[6]   黄土高原半干旱偏旱区苜蓿-粮食轮作土壤水分恢复效应 [J].
孙剑 ;
李军 ;
王美艳 ;
王学春 ;
方新宇 ;
任晶晶 .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06) :33-39
[7]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土壤理化特性及相关分析 [J].
王思成 ;
王月玲 ;
许浩 ;
蔡进军 .
西北农业学报, 2009, 18 (01) :295-299
[8]   黄土丘陵区不同立地条件下紫花苜蓿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J].
杨永东 ;
张建生 ;
蔡国军 ;
莫保儒 ;
柴春山 ;
王子婷 .
草业科学, 2008, (10) :25-28
[9]   黄土高原地区苜蓿生产力动态及其土壤水分消耗规律 [J].
万素梅 ;
胡守林 ;
贾志宽 ;
曹永红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12) :30-34
[10]   宁夏干旱风沙区林药间作生态恢复措施与土壤环境效应响应的研究 [J].
王占军 ;
蒋齐 ;
刘华 ;
潘占兵 ;
许浩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7, (04) :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