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利益衡平:原理、进路与展开

被引:40
作者
史玉成
机构
[1] 甘肃政法学院
关键词
生态利益; 衡平; 法律调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68 [环境保护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8 ;
摘要
作为环境法应然法益的环境利益可以界分为生态利益和资源利益两大类。生态利益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出现的具有普遍需求和广泛冲突的新型利益,需要法律的全面保护和调整并进而成为环境法的实定法益。在法学的利益谱系中,生态利益是具有"区分性"特点的公共利益。生态利益衡平是环境法律应然功能之一,环境立法应当处理好生态利益与资源利益、经济利益的衡平,生态利益在不同主体之间、不同区域之间的衡平。同时,要以生态利益衡平为出发点和基本方法,着力构建生态利益有效供给制度、生态利益合理补偿制度、生态损害赔偿制度等保障制度,实现利益相关者责、权、利的统一。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2]   社会转型发展中生态秩序的法律构造——基于利益博弈与工具理性的结构分析与反思 [J].
董正爱 .
法学评论, 2012, 30 (05) :79-86
[3]   矿产资源损害法律责任的结构失衡与矫正 [J].
张璐 .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11, (04) :21-28
[4]   生态损害:风险社会背景下环境法治的问题与思路 [J].
梅宏 .
法学论坛, 2010, 25 (06) :118-123
[5]   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法制保障 [J].
徐祥民 ;
梅宏 .
当代法学, 2010, 24 (04) :129-135
[6]   论我国宪法中“公共利益"的界定 [J].
胡锦光 ;
王锴 .
中国法学, 2005, (01) :18-27
[7]   论法律利益 [J].
周旺生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4, (02) :24-28
[8]  
法的应然与实然[M]. 山东人民出版社 , 李道军著, 2001
[9]  
法理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张文显主编, 1999
[10]  
环境利益论纲 .2 杜建勋. 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研讨会论文集 .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