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杀意念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104
作者
高宏生
曲成毅
苗茂华
机构
[1] 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太原,太原,太原
关键词
自杀意念; 心理疾病倾向; 人格; 通径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6 [变态心理学、病态心理学、超意识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目的 探讨影响大学生自杀意念的社会心理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应用Beck自杀意念量表、自杀态度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防御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 ,对山西省普通高校一至三年级本专科大学生 4 882名进行现场调查 ,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及通径分析探索自杀意念与各类社会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心理疾病倾向是自杀意念的主要直接影响因素 ,负性事件不能对自杀意念产生直接作用 ,只间接通过心理疾病倾向微弱地作用于自杀意念 ;人格等因素总是直接或间接通过应对、防御等中间变量对自杀意念产生影响作用 ;应对、防御、支持作为中间环节对自杀意念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微小作用。结论 人格是自杀意念的基础性因素 ,负性生活事件对自杀意念作用虽小却起到“扳机”作用 ,而心理疾病倾向则是自杀意念的直接作用因素 ,三者依次递进有机整合最终产生自杀意念。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1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大学生心理防御机制的四年随访观察 [J].
赵虎 ;
周逸如 ;
陈树乔 ;
陈曲亮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1, (04) :278-280
[2]   关于应付的一些思考与实证研究 Ⅲ应付方式与人格 [J].
梁宝勇 ;
郭倩玉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0, (01) :9-11
[3]   贵州省少数民族和汉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个性因素分析 [J].
张迪然 ;
郑勇 ;
屠礼红 ;
陈修明 ;
徐文军 ;
张迪功 ;
郎燕 .
中华精神科杂志, 1997, (02) :40-43
[4]   自杀学的精神病学侧面 [J].
翟书涛 .
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 1991, (01)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