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1 条
闸坝河流河道内生态需水研究——以淮河为例
被引:32
作者:
赵长森
[1
]
刘昌明
[1
]
夏军
[1
]
王纲胜
[1
]
刘玉
[1
]
孙常磊
[2
]
王蕊
[3
]
嵇晓燕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
[3]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4] 河海大学水资源环境学院
来源:
关键词:
生态;
河道内生态需水与生态水位;
AEHRA;
闸坝;
淮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提出了一种估算闸坝下游河道内生态需水的方法——改进的生态水力半径法(AdaptedEcological Hydraulic Radius Approach,AEHRA),该法能够同时计算输出相应河段的生态水位,方便对闸坝进行调度。将其应用到淮河,以鱼类作为生态保护目标,估算了上、中、下游共4个典型闸坝下游河段的生态需水和生态水位,结果表明:①鱼类产卵期内需要较大的生态流量,其顺序为:蚌埠>周口>颍上>白龟山,下游大于上游,中游居中,受断面影响显著;非产卵期则为:周口>颍上>蚌埠>白龟山,中游大于上下游,受河流鱼种影响较大。周口闸下河段全年各月生态需水量相同,需加强上游闸坝的联合调度满足冬季123月的生态需水;②要维持河道内生态流量,需进行闸坝调度调整下游水位,保证生态水位;③淮河受人类活动影响剧烈,河流的连续性被切断,生态需水变化没有连续性,只有根据最小生态水位通过闸坝调度,维持河道生态系统最小生态需水,才能逐步恢复淮河健康生态。
引用
收藏
页码:400 / 411
页数:1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