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高新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SEM分析

被引:16
作者
董光龙 [1 ]
苏航 [2 ]
郑新奇 [1 ]
刘润润 [1 ]
薛景丽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2]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 集约; 评价指标体系; 结构方程模型; 开发区;
D O I
10.13708/j.cnki.cn11-2640.2012.09.011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0701 ; 070104 ;
摘要
研究目的:依据全国国家级非高新开发区数据样本,对非高新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行定量分析。研究方法: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只有5个指标的因子荷载小于0.3,未能很好地解释其对应的潜变量;其他的因子荷载均在0.3和1之间,很好地解释了其对应的潜变量,指标选取较合理。土地利用状况和管理绩效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8,偏高。研究结论:用地效益评价指标选取得较好,用地结构的评价指标次之,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欠佳。整体来看,非高新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总体比较合理,只有个别指标的归类需要优化,该指标体系能够客观合理地评价开发区集约利用程度。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及理想值确定存在问题及改进研究.[D].李海玲.浙江大学.2010, 08
[2]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赋权方法研究.[D].尕让卓玛.浙江大学.2010, 08
[3]  
多元统计分析.[M].何晓群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  
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M].侯杰泰等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5]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特尔斐法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桂林高新区为例 [J].
刘作良 ;
邓颖林 ;
李笑娜 .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9 (03) :20-23
[6]  
组合赋权法在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中的应用.[J].席荣宾;黄鹏;赖雪梅;郑巧凤;.广东土地科学.2010, 03
[7]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理想值确定的探讨——以福清市江阴开发区为例 [J].
施飞鸿 ;
倪贵平 .
台湾农业探索, 2010, (03) :40-45
[8]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北京居住用地价格影响因素评价 [J].
武文杰 ;
刘志林 ;
张文忠 .
地理学报, 2010, 65 (06) :676-684
[9]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方法浅析 [J].
侯文倩 ;
黄楚兴 .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10, (03) :363-363
[10]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探讨 [J].
段浩 .
上海地质, 2009, (03) :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