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亚低温治疗

被引:9
作者
姜敏
朱长连
程秀永
胡生海
王小阳
徐发林
党秋红
机构
[1] 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2]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3]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湖北宜昌
[4] 河南郑州
关键词
大鼠,新生; 脑缺氧; 脑缺血; 脑损伤; 微管相关蛋白-2; 低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22.1 [新生儿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02 ;
摘要
目的 研究亚低温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探讨亚低温治疗的最佳时机、深度、持续时间。方法 Wistar 7日龄新生大鼠 ,随机分为 :1) 2 9℃低温干预组、34℃低温干预组、常温 (37℃ )恢复组、正常对照组 (假手术组 ) ;2 ) 2 4h低温干预组、4 8h低温干预组、72h低温干预组、常温 (37℃ )恢复组、正常对照组 (假手术组 ) ;3)缺氧缺血后 0min起始低温干预组、6 0min起始低温干预组、12 0min起始低温干预组、6h起始低温干预组、常温 (37℃ )恢复组、正常对照组 (假手术组 )。每组均 2 0只大鼠均于缺氧缺血后 78h处死 ,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及微管相关蛋白 2 (MAP 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计算脑损伤程度。结果  1) 2 9℃低温干预效果优于 34℃低温干预效果。 2 ) 72h低温干预效果优于 2 4、4 8h低温干预。 3)缺氧缺血后立即低温干预效果好 ,延迟 6h的低温干预仍有效。结论 缺氧缺血后立即 2 9℃低温干预 72h有显著脑保护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85 / 28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亚低温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远期保护作用 [J].
姜敏 ;
朱长连 ;
程秀永 ;
胡生海 ;
王小阳 ;
王新华 ;
徐发林 .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 (02) :215-217
[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和防治进展 [J].
陈惠金 .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1999, (04) :233-235
[3]   建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动物模型 [J].
吴婉芳 ;
徐放生 ;
张莉莉 ;
蔡玲玲 ;
林久治 .
新生儿科杂志, 1992, (06) :265-267+288
[4]  
实验动物学[M].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 卢耀增主编, 1995
[5]  
Delayed postischemic hypothermia improves long-term behavioral outcome after cerebral hypoxia-ischemia in neonatal rats. Wagner BP, Nedelcu J, Martin E. Pediatric Research .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