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功能评价两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16
作者
袁军
吕宪国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湿地功能评价; 两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 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7 [自然资源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湿地功能一般可分为水文功能、生境功能和生物地化学循环功能3种类型,3类功能各包括若干子功能,各子功能的强弱由可以量化、相互独立、能够表示其本质特征的评价指标表示,指标总和即为湿地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湿地功能所具有的模糊属性决定了模糊数学方法在湿地功能评价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和方法进行湿地功能评价的实质就是确定待评价湿地属于哪个事先划分好的模糊集合,或描述它属于某个集合的程度。两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的原理是通过确定评价对象对最优、最劣2种状态的隶属程度,从而定量判断评价对象的优劣状况。对于任意一块待评价的湿地,以其原始状况下指标最大可能特征值作为最优标准值,以其在人类干扰下指标可能达到的最小特征值作为最劣标准值。运用模型对黑龙江三江平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年份(1980,1988和2002年)湿地功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区湿地功能对最优状态的隶属度在1980、1988和2002年分别为0.9743、0.8573和0.7030,呈明显下降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湿地功能评价研究进展 [J].
袁军 ;
吕宪国 .
湿地科学, 2004, (02) :153-160
[2]   湿地功能与湿地科学研究的方向 [J].
陈宜瑜 .
中国基础科学, 2002, (01) :19-21
[3]  
三江平原沼泽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陈刚起主编,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