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 条
新疆东部古地磁研究
被引:10
作者:
李永安
李强
吴绍祖
张慧
王正平
郭晓昭
程国良
李素玲
孙宇航
庄忠海
蒋兴治
机构:
[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局地质矿产研究所
[2]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3] 地质矿产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富蕴;
二台;
苏吉泉;
七角井;
沙泉子;
柳园;
阿克塞;
晚古生代;
准噶尔洋;
中间地体;
构造演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沿富蕴—二台—苏古泉—七角井—沙泉子—柳园—阿克塞对奥陶系—上第三系进行古地磁研究,主要获得以下成果:(1)建立了北准噶尔地片和东准噶尔地片极移曲线,认为准噶尔洋形成于泥盆纪—石炭纪,在二叠纪闭合。这两个地片在早古生代是一个统一的构造单元,位于30°S左右,泥盆纪拉开距离达1000km,其北边的地片位移于20°—30°N左右,早古生代晚期到晚古生代早期是地块快速北向移动时期;(2)获得了七角井、沙泉子和柳园地区石炭、二叠纪古地磁极位置及古纬度,其中的柳园、沙泉子地区极点位置明显与准噶尔不一致,而与哈萨克斯坦西天山(伊犁地块)、塔城地块、吐哈地块、鄂尔多斯地块及华北地块等古地磁极接近,说明这些地块在晚古生代已处于南、北大陆之间,成为独立的中间地体;(3)通过新疆东部和北部晚古生代到早第三纪古地磁研究,进一步证明了东亚地区从中生代开始南向移动的存在;(4)准噶尔地块在晚古生代处于30°—35°N的古纬度区,准噶尔洋主要为近EW向拉开,如果存在SN向移动,其相对移动距离也不会超过1500km。(b)从晚古生代以来的北方大陆块体构造演化模式来看,准噶尔地块大致遵循了北方大陆块体统一的构造演化规律,说明准噶尔地块是北方大陆的组成部分。
引用
收藏
页码:329 / 371
页数:4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