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防菌对青枯雷尔氏菌的致弱特性

被引:48
作者
刘波
林营志
朱育菁
葛慈斌
曹宜
机构
[1]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中心农业环保技术研究室
[2]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中心农业环保技术研究室 福州
[3] 福州
关键词
青枯雷尔氏菌; 生防菌ANTI-8098A; 弱化指数; 致弱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76 [生物防治];
学科分类号
0904 ;
摘要
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solanacearum)的致病性与弱化指数存在着特定的相关性,弱化指数<0.60时,菌株回接番茄组织培养苗的发病率为100%,定义为强致病力菌株;弱化指数>0.80,回接发病率为0,定义为无致病力菌株,弱化指数介于0.60和0.80之间,回接发病率5.3%100%,菌株的致病性为不确定性,定义为过度性菌株。010703-01菌株进行培养致弱、物理致弱、化学致弱和生物致弱的实验结果表明:培养时间延长至120h未发现致弱作用:继代培养11代以前未出现明显致弱;物理因子超声波处理无致弱作用;化学因子农用链霉素处理有抑制作用,但无致弱作用;生物因子15种细菌的致弱作用可用聚类分析将之分为三类,第一类具致弱特性,包括青枯病生防菌ANTI-8098A(Bacilluscereus)和球形芽孢杆菌(B.sphaercus),第二类具抑制特性,而无致弱作用,包括Bt-9408(B.thuringiensis)等3种芽孢杆菌;第三类抑制作用低和无致弱作用,包括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cloacae)和未知学名的10株芽孢杆菌(Bacillusspp.)等。研究结果表明,生防菌对青枯雷尔氏菌的致弱作用与因其它因素产生的致弱作用有着本质区别。
引用
收藏
页码:322 / 32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马铃薯青枯病拮抗菌株的筛选 [J].
邱清华 ;
姬广海 ;
魏兰芳 ;
刘娜 ;
张世光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3) :228-231
[2]   植病生防菌株B1301的种类鉴定及其对生姜青枯病的作用机理和防治效果 [J].
杨合同 ;
唐文华 ;
迟建国 ;
徐砚珂 ;
王加宁 .
中国生物防治, 2002, (01) :21-24
[3]   福建省花生青枯病菌致病型及生物型的测定 [J].
陈晓敏 ;
胡方平 ;
吴燕榕 .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4) :470-473
[4]   抗青枯生防菌拮抗物性质的初步研究 [J].
郭坚华,潘登明,任欣正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5, (02) :59-62
[5]   青枯菌的菌种保存 [J].
张长龄 ;
华静月 ;
王东 ;
郑宏启 .
植物保护, 1993, (01) :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