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近年热点事件及其应对为例看中国社会各阶层媒介话语重构(上)

被引:4
作者
许燕
机构
[1]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关键词
媒介话语; 结构; 社会阶层; 热点事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2 [传播媒介];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互联网技术的推动加速了中国大陆的社会转型与剧烈的社会分化,在很大程度上重构了信息传播资源与公共信息在社会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分配和流动,并使得不同社会阶层在媒介上的话语表达、形象呈现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结构性变化。一方面,中国媒介话语结构一直呈现出多元化的视角、逐渐下降的视线,进入媒介话语圈的社会阶层越来越多,话语范围也越来越宽。但另一方面却存在着阶层固化,层级拉大等新问题,结构偏斜、话语单调等问题一直存在。微博等新媒体的介入使得下层市井、草根阶层和弱势群体进入话语圈,冲击着新兴上升阶级和以往权贵阶级希望稳定的权力新结构,造成了激烈的话语冲撞,并扩展到媒介空间之外造成社会生态波动。本文试图分析在新社会形势下和新媒体冲击下的不同社会阶层为主体的重大突发事件及其政府或企业公关应对,可以看出媒介话语呈现与现实话语的差异与历史变化,透视出媒介及社会对当今各阶层迥异的观看视角和传播偏倚,呈现出中国媒介空间中的社会各阶层话语结构失衡问题:国家与社会管理者呈现出镜像的两极化;经理人阶层的崛起与窘迫;私营企业主话语权力幻象;专业人士的边缘化和媒介知识分子的崛起;"霸道"的城管:办事人员乱象;钉子户:市民阶层借助新媒介维权;悄无声息的个体工商户;最贵理发费:服务业者的负面声息;被关注的农民工与被遗忘的蓝领工人;税负与贫困:农民的灰色群像;等等。媒介话语结构变构的背后是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与分化。舆众组成结构——精英阶层为核心的意见领袖、中产阶级作为话语主流和弱势阶层的边缘带形成的同心圆结构。在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出于对社会生态和话语结构的责任,文章还试图对以精英阶层为主体的事件公关的过往得失深入反思,并探索媒介话语结构的调整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19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