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中国城市化模式探讨

被引:30
作者
姚士谋
王成新
解晓南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关键词
城市化模式; 多元化; 集约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选择科学的城市化模式,对于充分发挥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尽快实现中国现代化强国之梦具有重大意义。考察1800年至今200多年的城市化历史可以看出,世界城市化模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迅速转变;反思建国后50多年的城市化进程,却发现中国仍然热衷于粗放型发展模式,在巨大成就的背后隐藏着严重的问题。在21世纪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城市主题的今天,中国城市化模式的转型成为大势所趋。分析城市化进程中质量和数量的辩证逻辑关系,可以确定:在新世纪,中国的城市化不仅应有量的适度发展,更应该实现质的飞跃;城市化应该走数量与质量并重的集约型多元化发展模式,以借助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发展,借助城市综合竞争实力的提高使中国经济屹立于世界之林。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建设特大城市地下快速路和地下物流系统——解决中国特大城市交通问题的新思路 [J].
钱七虎 .
科技导报, 2004, (04) :3-6
[2]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质与量关系的辩证分析 [J].
王成新 ;
姚士谋 ;
王学山 ;
不详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 2003, (05) :46-49+54
[3]   七位专家学者致信全国各市、县国土资源局局长:我国沿海地区水土资源保护与城市建设的问题与建议 [J].
姚士谋 ;
王万茂 ;
张落成 ;
陈爽 ;
朱振国 ;
陈彩虹 ;
房国坤 .
国土资源, 2003, (09) :4-6+3
[4]   中国城市化模式的选择问题研究 [J].
王树春 ;
王玉婧 ;
刘学敏 .
学习与探索, 2003, (01) :90-94
[5]   迎接城市化高潮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J].
胡兆量 .
城市问题, 2003, (01) :4-5
[6]   城市化过程中的自然法则 [J].
姚士谋 ;
胡刚 .
科技导报, 2002, (06) :8-10
[7]   城市环境建设问题与对策 [J].
李先逵 .
建筑学报, 2002, (01) :43-45+67
[8]   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问题 [J].
姚士谋 ;
William Chang ;
朱振国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1, (05) :401-406
[9]   城市化模式的新发展——以江苏为例的分析 [J].
洪银兴 ;
陈雯 .
经济研究, 2000, (12) :66-71
[10]  
实行多元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模式[N]. 朱铁臻.人民日报.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