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太平洋边缘新生代盆地成因(上):成盆机制述评

被引:21
作者
许浚远
张凌云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石油系!湖北武汉,中国地质大学石油系!湖北武汉
关键词
西北太平洋边缘; 边缘盆地; 主动裂谷机制; 被动裂谷机制; 碰撞挤出构造; 拉分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4.4 [];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全面地简述了西北太平洋边缘新生代盆地成盆机制各种学说 ,强调了成盆机制分析原则。按弧后主动扩张说、弧后被动拉张说、局部区域左行挤出说等 ,演绎出的盆地空间几何形态与实际情形不符 ,演绎出的块体运动及位移在空间上不能平衡。局部区域的右行剪切拉分说是揭示西北太平洋边缘盆地成因的良好开端。以日本海和南海为例 ,讨论了边缘海“洋壳基底”性质 ,认为所谓的“洋壳”实为变薄的陆壳。现行边缘海的年龄值没有实际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9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欧亚板块东缘新生代盆地成因:右行剪切拉分作用 [J].
许浚远 ;
张凌云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9, (03) :187-191
[2]   东亚陆缘新生代盆地的相似性 [J].
许浚远 .
石油实验地质, 1997, (04) :297-304
[3]   东亚大陆边缘的裂谷构造 [J].
木村学 ;
张维德 .
海洋地质译丛, 1989, (04) :17-23
[4]   韧性剪切带剪应变函数γ(x)和扭距函数s(x)数学表达式探讨 [J].
许浚远 .
地震地质, 1987, (01) :77-84
[5]   渤海湾盆地的形成机理与油气分布特点新议 [J].
胡朝元 .
石油实验地质, 1982, (03) :161-167
[6]  
中国及邻区海陆大地构造[M]. 科学出版社 , 张义佑 著, 1986
[7]  
东亚构造与资源研究[M]. 地质出版社 , ()乔斯马(Jongsma,D.),()巴伯(Barber,A.J.)编,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