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例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中JAK2基因V617F点突变的研究

被引:7
作者
梅丽娜 [1 ,2 ]
王季石 [1 ]
卢英豪 [1 ]
李建勇 [3 ]
机构
[1]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
[2] 湖州市妇幼保健院ICU病房
[3]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
关键词
骨髓增殖性疾病; JAK2V617F; DNA突变检测; 酶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51.3 [骨髓疾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研究分子遗传学标记JAK2V617F突变在141例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cMPD)患者中发生率、突变类型及其与血液学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S-PCR)技术进行JAK2V617F点突变的检测,采用PCR-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检测JAK2V617F(+)者的突变类型,然后DNA测序验证。结合临床资料进一步分析。结果:经AS-PCR发现141例cMPD中有73例为JAK2V617F突变阳性样本,其中21例BCR-ABL阳性的CML中未发现突变样本。JAK2V617F(+)的病例中19例为纯和型突变,54例为杂和型突变。经酶切及测序验证结果相符。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JAK2V617F突变阳性患者外周血细胞分析中白细胞数和血红蛋白的量较野生型高,而血小板计数较野生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AK2V617F纯和型突变患者外周血细胞计数中血红蛋白的量较杂合型高,而血小板计数较杂合型低,白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JAK2V617F点突变可以作为BCR-ABL阴性的MPD诊断的一个参考依据。在突变类型中纯和型突变较为少见。突变类型对血液学特征有一定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244 / 24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 [1] 脱氧胞苷激酶与白血病耐药的关系
    万海霞
    陈芳源
    赵劲秋
    欧阳仁荣
    [J].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2005, (02) : 185 - 187+201
  • [2] DNA拓扑异构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介导的机制在急性白血病临床耐药中作用的探讨
    郑静
    胡建达
    陈鑫基
    陈晓梨
    [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4, (09) : 106 - 109
  • [3] 三氧化二砷诱导肿瘤多药耐药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王一帆
    林丽珠
    [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04, (02) : 139 - 141
  • [4] 急性白血病患者mdr1和GSTpi表达及临床意义
    窦红菊
    胡钧培
    邹丽芳
    姚一芸
    [J]. 白血病淋巴瘤., 2004, (01) : 20 - 22
  • [5] 三氧化二砷对耐药MR细胞谷胱甘肽S转移酶作用的研究
    钱晓萍
    王学文
    庄昱洲
    孙桂勤
    吴波
    [J].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2, (03) : 201 - 203
  • [6] 急性白血病患者谷胱甘肽转移酶π、MRP的表达与多药耐药及预后的关系
    刘小军
    董作仁
    郭晓楠
    任金海
    张学军
    刘泽林
    林凤茹
    姚尔固
    [J].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02, (06) : 43 - 45
  • [7] 急性白血病P-gp和GSTπ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张春青
    张锑
    徐从高
    郭亦媛
    [J].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01, (06) : 253 - 254
  • [8] 三氧化二砷启动人食管癌细胞凋亡机制研究
    谭立军
    石熠慧
    史桂英
    李慧
    石学耕
    湯雪明
    [J].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2000, (01) : 12 - 17
  • [9] 谷胱甘肽-S-转移酶与白血病耐药
    李颢
    徐健
    [J].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1999, (03) : 57 - 58
  • [10]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谷胱甘肽-S-转移酶π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英文>
    温宏升
    夏薇
    盛瑞兰
    郑肇巽
    吴雨洁
    朱广荣
    [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1999, (02) : 156 -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