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价值链网络中的“三足鼎立”格局分析

被引:48
作者
鞠建东 [1 ,2 ]
余心玎 [3 ,4 ]
卢冰 [1 ]
李昕 [5 ,4 ]
机构
[1]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
[2]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CIFER)
[3]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4]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
[5] 北京师范大学统计学院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贸易网络; 生产网络; 消费网络; 三足鼎立;
D O I
10.16513/j.cnki.cje.20201202.001
中图分类号
F113 [世界经济问题];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基于全球贸易、生产及消费数据测算分析了全球价值链从2000年到2017年的结构演变,我们发现,2000年全球贸易、生产及消费都呈现出以美国为核心的亚太区块和以德国为核心的欧洲区块的"双极结构"。而到2017年,以美国为核心的亚太区块分裂成以美国为核心的北美区块和以中国为核心的亚洲区块。当前全球价值链网络已呈现出"北美-欧洲-亚洲"的三足鼎立区块格局,美国、德国及中国作为其中的核心节点存在。在此背景下,各区块内、区块间如何实现协作共赢、中国如何发挥对亚洲经济的支撑作用,均是当前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 / 20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三足鼎立:中美贸易摩擦下的国际货币新体系 [J].
鞠建东 ;
夏广涛 .
国际金融研究, 2020, (03) :3-12
[2]   生产者服务贸易与全球价值链的“区块化” [J].
黄建忠 ;
吴逸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20 (01) :49-60+147
[3]   “一体两翼、三足鼎立”:贸易新常态、治理新框架、开放新战略 [J].
鞠建东 ;
余心玎 .
清华金融评论, 2016, (11) :50-55
[4]   基于全球价值链的“一带一路”推进战略 [J].
张茉楠 .
宏观经济管理, 2016, (09) :15-18
[5]   亚洲工厂及关联度分析 [J].
林桂军 ;
邓世专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1, (11) :124-136+159
[6]   全球代工体系下发展中国家俘获型网络的形成、突破与对策——基于GVC与NVC的比较视角 [J].
刘志彪 ;
张杰 .
中国工业经济, 2007, (05) :39-47
[7]   跨国公司战略:全球化还是区域化 [J].
柴忠东 .
亚太经济, 2007, (03) :25-28
[8]  
全球化的悖论.[M].(美) 罗德里克 (Rodrik;D.) ;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9]   Growing through trade in intermediate goods: the role of foreign growth and domestic tariffs [J].
Alvarez-Albelo, Carmen D. ;
Manresa, Antonio ;
Pigem-Vigo, Monica .
SCOT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018, 65 (04) :414-436
[10]   Spiders and snakes: Offshoring and agglomeration in the global economy [J].
Baldwin, Richard ;
Venables, Anthony J. .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13, 90 (02) :24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