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缺陷

被引:14
作者
税杰雄
机构
[1] 不详
[2] 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 四川绵阳副教授
[3] 不详
关键词
农村土地; 集体所有权; 村民委员会; 村民共有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1 [土地制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由于对农村集体所有权的共有属性、村民委员会的内部机构性质认识不清,农村土地制度所规定的所有权主体错位、客体模糊、所有权的虚化和流转方式的单一,使农民权益受损、农村土地急剧减少、征用土地浪费现象严重;“家庭承包,双层经营”的法理矛盾和由此引起的经营权冲突,导致了农民的承包经营权难以保障。为此,应确认农村土地的村民共同所有权和收益权,确立农民永久性经营权制度。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2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关于解决农民失地失业问题的几点思考 [J].
冀名峰 .
农业经济问题, 2004, (05) :13-16+79
[2]   关于我国耕地保护问题的思考 [J].
周玲 ;
卢静 .
农村经济, 2004, (02) :30-32
[3]   土地制度的供求冲突与其改革的框架性安排 [J].
周天勇 .
管理世界, 2003, (10) :40-49+156
[4]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产权残缺与市场流转困境:理论与政策分析 [J].
钱忠好 .
管理世界, 2002, (06) :35-45+154
[5]   试论村民自治组织的行政主体地位 [J].
李迎宾 .
行政法学研究, 2000, (04) :4-12
[6]  
政治经济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夏子贵, 2002
[7]  
民法学[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彭万林主编, 2002
[8]  
民法学[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刘凯湘主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