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返乡创业集群驱动乡村振兴:机理与策略

被引:61
作者
王肖芳
机构
[1]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关键词
农民工; 返乡创业; 集群化模式; 乡村振兴;
D O I
10.19714/j.cnki.1671-7465.2018.0027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F27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1202 ; 120202 ;
摘要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农民工返乡创业成为促进乡村振兴与农民小康越来越重要的力量。本文通过文献回顾与农民工返乡创业集群化成长机理理论框架构建,深入挖掘农民工返乡创业与产业发展优势路径的有效耦合,探讨农民工返乡创业集群式成长与创业集群对乡村振兴的驱动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成长阶段的创业集群对乡村振兴驱动有差异,在创业集群形成阶段,地理临近的农民工通过模仿和示范效应形成良性的聚集反馈机制;在创业集群形成后,集群内部创业者通过集体行动建构良性集群化成长机制;在创业集群危机阶段,创业者通过集体创业行为,协同政府、科研机构等部门,有效提升集群核心竞争优势。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政府应该积极支持农民工等各类人才返乡创业,通过建构地方特色产业的创业集群,完善地方基层组织的治理机制,加大农民工返乡创业集群的金融资本支持,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集群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等措施,努力让农村成为创业创新的热土。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08+160 +16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我国农民工返乡创业影响因素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J].
汪昕宇 ;
陈雄鹰 ;
邹建刚 ;
任启敏 .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 16 (03) :86-99
[2]   产业集群发展绩效:创业行为及其知识溢出的微观机理 [J].
闫华飞 ;
孙元媛 .
技术经济, 2016, 35 (11) :50-56
[4]   基于SNA的农业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与知识流动分析——以寿光蔬菜产业集群、鄢陵花木产业集群为例 [J].
史焱文 ;
李二玲 ;
李小建 ;
娄帆 ;
陈晓燕 .
经济地理, 2015, 35 (08) :114-122
[5]   互联网背景下专业镇企业的转型机制、障碍及破解研究——兼对揭阳军埔“淘宝村”跨行业转型案例分析 [J].
张耀辉 ;
齐玮娜 .
产经评论, 2015, 6 (04) :80-96
[6]   北京城郊农户创业集群品牌的公地悲剧分析及契约治理机制研究 [J].
刘琰 ;
萨仁高娃 ;
黎夏松 .
南方农业, 2015, 9 (09) :118-119+125
[7]   农村小微企业集群的基本特征、发展因素与管理策略 [J].
赵君 ;
蔡翔 ;
赵书松 .
农业经济问题, 2015, 36 (01) :73-78
[8]   区域农业产业集群特征与形成机制研究——以山东省寿光市蔬菜产业集群为例 [J].
徐丽华 ;
王慧 .
农业经济问题, 2014, 35 (11) :26-32+110
[9]   产业集群对创业人才孵化的协调机理研究 [J].
刘容志 ;
翁清雄 ;
黄天蔚 .
科研管理, 2014, 35 (11) :44-50
[10]   产业集群集聚效应与创业意向关系的实证研究 [J].
田楹 ;
胡蓓 .
管理学报, 2014, 11 (07) :1029-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