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条
对流性云火箭增雨试验效果的数值模式评估
被引:19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振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工程系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工程系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3] 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来源:
关键词:
对流云;
火箭催化;
人工增雨效果评估;
数值模拟;
D O I:
10.13878/j.cnki.dqkxxb.2005.02.004
中图分类号:
P481 [人工降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建立的具有人工增雨催化功能的三维云数值模式(IAP CSM3D),对2003年7月5日北京地区的一次对流性云火箭增雨作业的效果进行了数值模式评估,并就火箭催化的时间、部位和剂量对增雨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火箭在对流云中适宜的部位进行人工播云催化作业是有正效果的;在云发展阶段进行催化,增雨效果较好;火箭发射仰角对增雨的效果有很大影响,给出了火箭最佳发射仰角的选取原则,并分析了火箭催化增雨的机理。
引用
收藏
页码:172 / 17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强降水云物理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J]. 大气科学, 2004, (03) : 385 - 404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王孝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周非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洪延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2] CAMS三维对流云催化模式的改进及个例模拟[J]. 应用气象学报 , 2003, (S1) : 78 - 91李淑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胡志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王广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不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3] 人工防雹实用催化方法数值研究[J]. 大气科学 , 2003, (02) : 212 - 222李宏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胡朝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肖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洪延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不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4] 对流性强降水的数值模拟研究[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2, (05) : 656 - 663王孝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应用气象学系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杜秉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应用气象学系
- [5] 冰雹云中微物理过程研究[J]. 大气科学 , 2002, (03) : 421 - 432洪延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肖 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李宏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胡朝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不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6] 人工增雨的需求、现状和某些科学技术问题[J]. 科技导报, 2002, (03) : 53 - 55+64刘奇俊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楼小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7] 夏季对流云火箭增雨技术初步研究[J]. 应用气象学报, 2001, (S1) : 58 - 64唐仁茂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武汉杨维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武汉王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武汉王志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武汉周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武汉
- [8] 冰雹云中累积区与冰雹的形成的数值模拟研究[J]. 大气科学 , 2001, (04) : 536 - 550周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陈宝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李子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黄美元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郭学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肖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洪延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不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
- [9] 中国人工防雹四十年[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0, (03) : 318 - 328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徐华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10] 冰雹形成机制和催化防雹机制研究[J]. 气象学报, 1999, (01) : 31 - 45洪延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