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剑叶部分形态生理特性QTL分析以及它们与产量、产量性状的关系(英文)

被引:46
作者
岳兵 [1 ]
薛为亚 [1 ]
罗利军 [2 ]
邢永忠 [1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上海市农业基因中心
关键词
水稻; QTL定位; 剑叶大小; 持绿性; 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光合产物是水稻产量的主要来源,因此对水稻后期功能叶片尤其是剑叶形态生理性状的遗传分析对水稻高产育种很重要。利用来源于籼/粳交后代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对水稻剑叶形态(叶片长、宽、面积)和生理性状(叶绿度、持绿性)进行了 QTL定位,并对这些性状与产量、产量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两年分别定位了17、6和14个与剑叶形态性状、叶绿度和持绿性有关的QTL,其中10个QTL在两年中共同检测到。相关分析表明,较大的剑叶可以增加穗粒数并显著增加产量,然而叶绿度和持绿性与产量、产量性状无关或呈显著负相关。叶绿度与剑叶大小呈显著负相关以及籼/粳交群体后代半不育是叶绿度和持绿性与产量、产量性状无关或呈显著负相关的可能原因。染色体 4 上的 RM255-RM349区域同时控制 3 个剑叶形态性状并且解释的变异也较大,该区域可用于遗传改良以提高水稻产量。染色体 3 上的 RM422-RM565 区域重叠了 3 个与持绿性有关的 QTL,它们对产量的贡献有待于通过构建近等基因系进行深入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824 / 832
页数:9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