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组织的效率:1952—1957年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评价

被引:9
作者
尹钛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关键词
合作组织; 效率; 农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21 [互助组];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1952—1957年中国的农业生产持续增长,同期中国完成了合作化,随后中国的农业陷入空前的危机。林毅夫以一个博弈论模型来解释中国的这场危机,认为1958年后国家剥夺农民退出合作社的“退出权”是中国的农业合作组织在最初的成功之后走向失败的主要原因。本文对这一解释提出质疑,指出林的理论难以成立的两个理由,并对中国的合作组织的效率做出评价。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M].张鸣著;.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
[2]  
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林毅夫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  
中日农村经济组织比较.[M].周维宏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4]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美)麦克法夸尔(MacFarquhar;R.);(美)费正清编;谢亮生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5]  
土地问题研究.[M].太行革命根据地史总编委会 编.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6]   1953—1957年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和农业生产的发展 [J].
陈廷煊 .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1, (01) :13-22
[7]   美国学者对中国近代农业经济的研究 [J].
陈意新 .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1, (01) :120-126+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