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扬子东南缘下组合优质烃源岩发育及生烃潜力

被引:84
作者
腾格尔 [1 ]
高长林 [1 ]
胡凯 [2 ]
潘文蕾 [1 ]
张长江 [1 ]
方成名 [1 ]
曹清古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2]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关键词
烃源岩; 生烃潜力; 热演化史; 海相下组合; 上扬子东南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湘鄂地区海相下组合具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但地质条件复杂,勘探程度低。咸丰、大庸地区可能烃源岩的系统观测和有机地化剖面研究显示,下寒武统、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底部均发育一套黑色页岩,其有机质丰度高,总有机碳含量普遍大于1%;属藻腐泥型,生烃潜力高;具一定规模,厚度达数十米至百余米,分布稳定;有良好的生烃和油气显示,是2套优质烃源岩。晚侏罗世—白垩纪时下寒武统烃源岩已达过成熟早中期生干气阶段,上奥陶统和下志留统烃源岩进入了高成熟晚期至过成熟早期阶段,处于生气高峰期。这2套优质烃源岩的存在,可为湘鄂西、鄂西渝东和雪峰山推覆带等地区下组合的油气生成、成藏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359 / 36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从华南板块构造演化探讨中国南方油气藏分布的规律性 [J].
刘树根 ;
罗志立 .
石油学报, 2001, (04) :24-30+7
[2]   桑植-石门复向斜成藏条件探讨 [J].
文志刚 ;
杨申谷 ;
李建明 ;
郭建华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3, (04) :21-23+4
[3]   从近期勘探成果展望勘探前景(之二) [J].
李干生 .
中国石化, 2003, (04) :18-21
[4]   中国南方古隆起对中、古生界原生油气藏的控制作用 [J].
赵宗举 ;
朱琰 ;
邓红婴 ;
徐云俊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3, (01) :10-17+27
[5]   中国天然气资源分布特征与勘探方向 [J].
宋岩 .
天然气工业, 2003, (01) :1-4+12
[6]  
中国南方大地构造和海相油气地质[M]. 地质出版社 , 马力[等]著, 2004
[7]   川东北及川东区天然气成因类型探讨 [J].
刘光祥 ;
陶静源 ;
潘文蕾 ;
吕俊祥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2, (06) :512-516
[8]   南方中-古生界油气勘探的若干地质问题及对策 [J].
郭彤楼 ;
田海芹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2, (03) :244-247
[9]   从塔里木盆地看中国海相生油问题 [J].
梁狄刚 ;
张水昌 ;
张宝民 ;
王飞宇 .
地学前缘, 2000, (04) :534-547
[10]   湖南慈利灯影组古油藏的发现及意义 [J].
赵宗举 ;
冯加良 ;
陈学时 ;
周进高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1, (02) :114-118+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