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小麦与簇毛麦杂种后代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被引:52
作者
陈佩度
刘大钧
机构
[1] 南京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教研组
关键词
簇毛麦; 普通小麦; 染色体; 母本; 亲本; 二价体; 杂种后代; 细胞遗传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研究直接用普通小麦作母本与簇毛麦杂交并用普通小麦回交,成功地获得了它们的F1、BC1和BC2。F1植株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与理论值相符:2NF1=N♀+N♂。来自双亲的染色体在PMC的MI以单价体构型为主,但在DV中还可看到棒状甚至环状二价体,在ABV、AGV和ABDV中的二价体、三价体和四价体数均高于其母本物种的单倍体AB、AG和ABD中的相应数值,从而推测可能存在V组与A、B、D组染色体间的同源转化配对。虽然普通小麦比四倍体小麦更难与簇毛麦杂交,但以普通小麦作原初杂交母本的BC1,中已出现部分可育植株,并出现了一些2n等于或接近49的植株,它们的PMC在MI有20个左右二价体和5—7个单价体。在BC2中,2n数迅速趋近42,其育性及农艺性状迅速恢复,并已较快地分离出在整套普通小麦染色体上添加了个别簇毛麦染色体或与簇毛麦个别染色体发生了置换或易位的植株。因此,为将簇毛麦种质较快地导入普通小麦,用普通小麦作原初杂交母本比用四倍体小麦更为有利。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6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遗传育种的生化指标——同工酶的分析
    周光宇
    龚蓁蓁
    王自芬
    [J]. 上海农业科技, 1979, (03) : 1 - 4
  • [2] The genoms of Triticum Timopheevi Zhuk., Secale cereale L. and Haynaldia villosa Schur[J] . Dontcho Kostoff.Zeitschrift für Induktive Abstammungs- und Vererbungslehre . 1937 (1)
  • [3] Weitere Studien am fertilen, konstanten Artbastard Tr. turgidovillosum und seinen Verwandten[J] . E. Tschermak-Seysenegg.Zeitschrift für Induktive Abstammungs- und Vererbungslehre . 193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