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东南构造演化和上新世以来的构造格架

被引:7
作者
王步清 [1 ]
潘正中 [1 ]
郭群英 [1 ]
罗俊成 [1 ]
蒲振山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石油吐哈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地质研究院
关键词
塔东南; 构造演化; 构造格架; 动力学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8 [区域构造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通过地震、非地震和野外地质调查资料的分析,根据构造和沉积特征,把上新世以来的塔东南盆地由西至东分为3部分:西段民丰凹陷为扭压盆地;中段为且末凸起,古近系不整合覆盖于元古界变质岩之上;东段瓦石峡凹陷为小型前陆盆地。认为塔东南盆地经历了晚古生代的边缘海沉积阶段、侏罗纪-早白垩世断-拗沉积阶段、古近纪-中新世拗陷沉积阶段、上新世-现今的压扭盆地和前陆盆地沉积阶段。上新世以来盆地构造变形的东西分段是由不同的应力机制和应力强度引起。瓦石峡凹陷山前带发育冲断推覆构造,侏罗系烃源岩增厚有利于油气成藏。
引用
收藏
页码:704 / 70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塔里木盆地车尔臣断裂带构造—岩相特征及形成机理探讨 [J].
王凤俊 ;
丁长辉 ;
刘兴晓 ;
吕东 ;
郑国利 ;
杨宝俊 .
世界地质, 2005, (01) :53-57
[2]   新疆车尔臣河平原深部第四系划分研究 [J].
史华安 ;
秦江红 ;
陈玉华 ;
张金起 .
干旱区地理, 2003, (03) :239-245
[3]   塔里木克拉通前寒武纪基底构造格架 [J].
郭召杰 ;
张志诚 ;
贾承造 ;
魏国齐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 (06) :568-575
[4]   中国板块构造的轮廓 [J].
李春昱 ;
王荃 ;
张之孟 ;
刘雪亚 .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1980, (00) :11-19+130
[5]  
中国主要大陆山链韧性剪切带及动力学.[M].许志琴等著;.地质出版社.1997,
[6]   Geometry and kinematics of Late Cretaceous inversion structures in the Jiuquan Basin, western China [J].
Wang, BQ ;
Chen, HL ;
Yang, SF ;
Xiao, AC ;
Cheng, XG ;
Rupp, JA .
CRETACEOUS RESEARCH, 2005, 26 (02) :319-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