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司对外担保的法律效力

被引:65
作者
崔建远
刘玲伶
机构
[1] 清华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对外担保; 公司章程; 审查义务; 效力牵连; 营利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291.91 [企业法、公司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公司法》第16条规定由公司章程确定对外担保的决议机关。当实际决议的机关与章程不一致时,担保合同的法律效力如何?应当认为随着对"推定通知理论"和"越权理论"的抛弃,公司章程的公开行为本身不构成第三人知道的证据,第三人对公司章程不负有审查义务。进而需要区分公司内部行为和外部行为的法律效力,不能以担保决议违反章程为由主张对外签订的担保合同无效,两者之间无效力牵连。当章程对担保"沉默"时,我国采行"股东会中心主义",应当运用"营利性"原则将董事会的决议权限定在公司正常经营活动的范围之内。董事、经理擅自对外担保构成无权代理,未经公司追认对公司不生效力,应当自行承担对第三人造成的损失。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公司法学.[M].赵旭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最新日本公司法.[M].王保树主编;于敏;杨东译;.法律出版社.2006,
[3]  
公司法论.[M].王文宇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4]  
德国民法通论.[M].(德)卡尔·拉伦茨(KarlLarenz)著;王晓晔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
[5]  
公司法理论与判决研究.[M].刘连煜著;.法律出版社.2002,
[6]  
债法原理.[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7]  
欧盟公司法指令全译.[M].刘俊海译;.法律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