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公共生活的建构

被引:17
作者
冯建军
机构
[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关键词
公共生活; 公民教育; 学校;
D O I
10.16783/j.cnki.nwnus.2014.05.016
中图分类号
G40-052 [教育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公民生活是一种公共生活,学校培养公民必须让学生过一种公共生活。学校公共生活是以促进学生公共性发展为目的,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公共交往而形成的一种教育生活。公共生活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有意识的建构。从实践的角度看,学校公共生活的建构,需要以公约为规范,以公共话语为手段,通过公共交往和公共参与而实现。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1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教科书的话语建构 [J].
段发明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3, 12 (05) :21-26
[4]   强势民主的公民教育思想简析 [J].
唐琼一 .
外国教育研究, 2009, 36 (08) :51-55
[6]   主动公民教育:国际公民教育发展的新走向 [J].
饶从满 .
比较教育研究, 2006, (07) :1-5
[7]   公共生活与真理观的转向 [J].
贺来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6, (02) :22-25
[8]   协商、公民权与认同 [J].
马修·费斯廷斯泰因 ;
王勇兵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4, (03) :44-52
[9]   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引论 [J].
李惠斌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0, (02) :35-40
[10]  
人的境况.[M].(美)汉娜·阿伦特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