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源农药印楝素微胶囊化工艺及防虫效果

被引:12
作者
江定心
徐汉虹
杨晓云
机构
[1] 天然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昆虫毒理研究室
关键词
印楝素微胶囊; 植物源农药; 防虫效果; 界面聚合法; 生物活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82.3 [杀虫剂];
学科分类号
090403 ;
摘要
该试验采用界面聚合法,对植物源农药印楝素进行微胶囊化,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微胶囊制备的工艺条件,旨在提高印楝素的稳定性,延长其田间防虫持效期。结果表明:壁材采用3∶4(m∶m)的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与六亚甲基四胺,芯材与壁材的配比为30∶7(m∶m),溶剂采用3∶2(m∶m)的乙酸乙酯和二甲苯混合溶剂比效适宜,微胶囊中印楝素的包埋率为(83.16±1.22)%。所制得的印楝素微胶囊剂通过盆栽试验表明,对昆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和较长的持效期。
引用
收藏
页码:205 / 20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农药规格质量标准汇编.[M].赵欣昕;侯宇凯编译;.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2]  
化工数据建模与试验优化设计.[M].郑明东等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
[3]  
杀虫植物与植物性杀虫剂.[M].徐汉虹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4]   Development, manufacture and application of Beta-Cypermethrin aqueous capsule suspension [J].
Zi-jian Lang ;
Yuan-ji Su ;
Zhi-ying Wang ;
Li-ping Chen .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2004, 15 (3) :218-222
[5]   影响印楝素稳定性的因素和一些解决方法 [J].
林靖凌 ;
彭黎旭 .
热带农业科学, 2006, (05) :71-74
[6]   菟丝子黄酮的微胶囊化及释放性能研究 [J].
吴春 ;
陈林林 ;
李健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09) :264-266
[7]   辛硫磷农药微胶囊制备工艺 [J].
夏红英 ;
段先志 ;
蔡红梅 .
农药, 2006, (06) :392-393
[8]   印楝油微胶囊的制备与生物活性研究 [J].
李拥军 ;
张茂新 ;
谷文祥 ;
冼国良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6, (02) :53-55
[9]   印楝素的稳定性研究 [J].
赵淑英 ;
谭卫红 ;
宋湛谦 .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5, (03) :247-250
[10]   印楝素在不同溶剂中的稳定性 [J].
田永清 ;
徐汉虹 .
农药, 2004, (10) :453-454+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