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熵分析技术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5
作者
马承杰
机构
[1]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伪熵; 沉积相; 薄互层; 碳酸盐岩储层;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06.05.014
中图分类号
P631.4 [地震勘探];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为了提高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在储层预测中的有效性,提出了用于刻划地震波复杂程度的伪熵属性。通过对砂泥岩沉积模型的正演结果进行伪熵分析,证实伪熵随沉积结构复杂程度的增加而增大,表明伪熵属性具有指示沉积相带的作用,能够用于沉积相分布预测研究。将该技术应用于砂泥岩薄互层地区的砂岩储层预测,预测精度达到80%;应用于碳酸盐岩储层地区的裂缝型储层预测,其效果优于其他地震属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3+105 +105-10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常用叠后波阻抗反演技术评析 [J].
赵铭海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4, (01) :36-38+83
[2]   统计法同态反褶积 [J].
曹孟起 ;
周兴元 ;
王君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S1) :1-9+138
[3]   四川盆地东北部飞仙关组暴露浅滩、非暴露浅滩与储层关系 [J].
曾萍 ;
谭钦银 ;
余谦 ;
牟传龙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3, (04) :41-45
[4]   东营凹陷西部沙四段滩坝砂岩油气成藏条件 [J].
孙锡年 ;
刘渝 ;
满燕 .
国外油田工程, 2003, (07) :24-25
[5]   碳酸盐岩储层半定量评价技术 [J].
王亚琳 .
海洋石油, 2002, (04) :42-48
[6]   岩性油气藏成因机理研究现状及展望 [J].
李丕龙 ;
陈冬霞 ;
庞雄奇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2, (05) :1-3+5
[7]   济阳坳陷陡坡带断裂控砂模式 [J].
肖焕钦 ;
王宝言 ;
陈宝宁 ;
孟宪波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2, (05) :20-22+4
[8]   油储地球物理综合描述技术 [J].
张荣忠 ;
季玉新 ;
崔凯 ;
李霞 ;
倪靖 .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2, (01) :11-18
[9]   频域约束条件下的最小熵反褶积 [J].
王晓华 ;
黄真萍 ;
王云专 ;
赵德斌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7, (S1) :113-118+194
[10]   零相位改进型最小熵反褶积方法 [J].
李国发 ;
李观寿 ;
张立勤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1996, (03) :359-36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