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油藏储层沉积微相研究——以松辽盆地乾安油田高台子油层Ⅶ砂组为例

被引:14
作者
王先明
单玄龙
机构
[1] 中国石油总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沉积微相; 自动识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低渗透油藏储层的特征 ,以岩心资料和大量的测井、录井数字化资料为基础 ,应用沉积微相制图软件系统实现了乾安油田高台子油层Ⅶ砂组低渗透储层的沉积微相自动识别。本区储层沉积微相为水下分流河道、席状砂、远砂坝和水下扇等类型 ,绘制出Ⅶ砂组 3个小层的平面沉积微相图。沉积微相的研究对本区主力油层及剩余油分布具有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51 / 25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指进、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物理模拟 [J].
朱九成 ;
郎兆新 ;
黄延章 .
新疆石油地质, 1998, (02) :62-66+90
[2]   陆相断陷盆地三角洲相构形要素及其储层地质模型 [J].
于兴河 ;
王德发 .
地质论评, 1997, (03) :225-231
[3]   浅水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储层特征 [J].
姚光庆 ;
马正 ;
赵彦超 ;
王岫云 .
石油学报, 1995, (01) :24-31
[4]  
二连盆地低渗透储集层研究.[M].余家仁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5]  
陆相储层沉积微相与微型构造.[M].李兴国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
[6]  
低渗透油气田研究与实践.[M].闵琪等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7]  
低渗透砂岩油田开发.[M].李道品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8]  
分形理论及其应用.[M].辛厚文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