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被引:81
作者
纳日碧力戈
机构
[1] 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院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双向认同; 铸牢; 新时代; 中华民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3 [民族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4 ; 030401 ; 030402 ;
摘要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关键在于处理好"一"与"多"的关系,在于从民族共有、文化互联、命运相同中发现提炼和铸造重叠共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和凝聚力建设。共同体意识不能靠少数民族单向铸牢,而是要靠多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双向铸牢,不仅少数民族要认同多数民族,多数民族更要认同少数民族,共同认同新时代中华民族,彼此差异互补、互联互融、求同存异,形成富有活力、持续创新从而可持续的民族生态。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 [1] 亲属关系是什么,不是什么.[M].马歇尔·萨林斯.商务印书馆.2018,
  • [2] 希望的视域与意义.[M].金寿铁.商务印书馆.2016,
  • [3] 民族工作方法论.[M].丹珠昂奔.民族出版社.2016,
  • [4] 语言人类学.[M].赵杰;田晓黎.民族出版社.2015,
  • [5] 由自觉到自治.[M].李红杰; 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 [6] 中国少数民族.[M].《中国少数民族》修订编辑委员会; 编.民族出版社.2009,
  • [7] 中古北族名号研究.[M].罗新;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 [8] 邓小平文选.[M].邓小平 著.人民出版社.1994,
  • [9] 民族问题文献汇编.[M].中共中央统战部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 [10] 中国人名的研究.[M].[马来西亚]萧遥天 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