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 条
7.3~1.9Ma期间中国黄土高原碳同位素记录与古季风气候
被引:17
作者:
陈明扬
赵惠敏
不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2] 中国科学院黄士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3] 西安
[4]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来源:
关键词:
东亚季风;
印度洋季风;
δ13C的梯度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成土碳酸盐同位素对重建古气候、古生态的演化有重要意义,近些年来用它来讨论古季风的演化。其原因在于不同类型光合作用途径的植被使碳同位素产生不同的分馏作用,C4植物富集13C,而C3植物则相对富集12C,成土碳酸盐扩δ13C值主要反映C4和C3植被的生物量之比。C4与C3草本植物相比,前者更适合季风气候湿热的季节中生长。温带草原中,较早生长的C3草本植物在夏季时往往让位于C4草本植被,于是C4植被就成为盛行季风气候的标志,它反映了亚洲季风的开始或增强。此外,15 Ma以来冬雨盛行的地中海气候带C3植被始终占统治地位。由此可见,C4植被草原扩展时的成土碳酸盐δ13C是讨论季风气候演化的有效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174 / 177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