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的公共产品转型与公民文化建构

被引:2
作者
何平
机构
[1] 南开大学文学院天津
关键词
感性虚拟世界; 媒介转型; 公共产品; 公民文化; 媒介批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人类生存于由自身创造的各种文化符号组成的虚拟世界中,媒介传播则是其中最为感性具象的符号体系,从而充当着人们获知外部世界的理想中介。通过互联网技术,媒介日益成为广泛参与的虚拟社区。因此,媒介具有作为社会公共领域或公共产品的先天因素。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媒介变革实质上是媒介的公共产品化转型,具体地说,是由计划经济时代理论上的纯公共产品嬗变为市场经济时代事实上的准公共产品。这一转型使媒介有效地参与并促进了公民社会和公民文化的健康发育。与媒介的进步相比,我国的媒介批评转型明显滞后,新型的媒介批评应当追随媒介转型的脚步,将媒介是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公共产品作为其最重要的尺度。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媒介产业的身份资本与潜规则 [J].
何平 .
出版广角, 2004, (05) :24-25
[2]   新闻学研究的不同视域 [J].
芮必峰 .
现代传播, 2004, (01) :26-28
[3]  
帝国与传播.[M].(加)哈罗德·伊尼斯著;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  
中国新闻事业史.[M].丁淦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