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3 条
云南红壤坡耕地的水土流失及其综合治理
被引:36
作者:

米艳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潘艳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所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郭玉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所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晓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机构:
[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2]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红壤坡耕地;
水土流失;
综合治理;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6.02.005
中图分类号:
S157.2 [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措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云南19.5°红壤坡耕地上设置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验样方,观测水土流失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各观测样方的地表径流量、土壤流失和养分流失按照裸地(CK1)>传统单作玉米区(CK2)>植物篱玉米秸秆覆盖区>植物篱麻袋覆盖区>植物篱牧草活覆盖区依次降低。2004年较2003年降雨和径流明显增加,各处理土壤养分流失的增幅显著低于土壤流失的增幅;土壤养分流失与施肥量显著正相关;植物篱+覆盖区的养分利用率比传统单作玉米区极显著提高,养分利用率与施肥量负相关。植物篱麻袋覆盖区和植物篱牧草活覆盖区,地表径流减少22.7%34.0%,土壤流失减少27.1%67.6%,养分流失减少36.8%77.8%,养分利用率提高27.9%45.2%;保持水、土、肥和提高养分利用率的效果都优于植物篱秸秆覆盖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南方红壤坡地不同利用模式的水土保持及生态效益研究
[J].
杨一松
;
王兆骞
;
陈欣
;
张如良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4, (05)
:84-87

杨一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

王兆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

陈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

张如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
[2]
红壤坡地雨水地表径流及其侵蚀
[J].
谢小立
;
王凯荣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4, (05)
:839-845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3]
南方红壤坡地不同水土保持措施消流减蚀效果研究
[J].
谢颂华
;
曾建玲
;
杨洁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4)
:624-628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4]
红壤坡地果园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磷素流失的影响
[J].
李德荣
;
董闻达
;
王锋尖
;
张贤明
;
刘士余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4, (04)
:81-84

李德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

董闻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

王锋尖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

张贤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

刘士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
[5]
不同土地利用对流域土壤侵蚀和氮、磷流失的影响
[J].
黄云凤
;
张珞平
;
洪华生
;
陈能汪
;
黄金良
;
曾悦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4, (04)
:735-739

黄云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厦门大学海洋环境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张珞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厦门大学海洋环境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洪华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厦门大学海洋环境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陈能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厦门大学海洋环境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黄金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厦门大学海洋环境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曾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厦门大学海洋环境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6]
红壤坡地果园不同耕作措施的水土保持效应研究
[J].
左长清
;
马良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4, (03)
:12-15

左长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马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7]
不同农作方式下红壤坡耕地土壤磷素流失特征
[J].
袁东海
;
王兆骞
;
陈欣
;
郭新波
;
张如良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10)
:1661-1664

袁东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

王兆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郭新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

张如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
[8]
不同农作措施下红壤坡耕地土壤钾素流失特征的研究
[J].
袁东海
;
王兆骞
;
陈欣
;
郭新波
;
张如良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8)
:1257-1260

袁东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

王兆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郭新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

张如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
[9]
等高植物篱笆条件下红壤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发生特征
[J].
李新平
;
陈欣
;
王兆骞
;
马琨
;
张如良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3, (04)
:16-22

李新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兆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

马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

张如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
[10]
不同农作方式红壤坡耕地土壤氮素流失特征
[J].
袁东海
;
王兆骞
;
陈欣
;
郭新波
;
张如良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7)
:863-866

袁东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浙江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浙江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浙江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浙江省兰溪市水土保持监督站杭州安徽农业大学土化系,合肥,杭州,杭州,杭州,兰溪

王兆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浙江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浙江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浙江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浙江省兰溪市水土保持监督站杭州安徽农业大学土化系,合肥,杭州,杭州,杭州,兰溪

陈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浙江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浙江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浙江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浙江省兰溪市水土保持监督站杭州安徽农业大学土化系,合肥,杭州,杭州,杭州,兰溪

郭新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浙江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浙江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浙江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浙江省兰溪市水土保持监督站杭州安徽农业大学土化系,合肥,杭州,杭州,杭州,兰溪

张如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浙江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浙江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浙江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浙江省兰溪市水土保持监督站杭州安徽农业大学土化系,合肥,杭州,杭州,杭州,兰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