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判断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的价值

被引:6
作者
徐志娜 [1 ,2 ]
李殿富 [1 ]
李建华 [3 ]
冯建林 [3 ]
程旭 [3 ]
机构
[1]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科
[2]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3]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支架; 再狭窄; 甲氧基异丁基异睛;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1.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门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G-MPI)对冠状动脉(冠脉)支架再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65例冠脉支架术后3个月以上的患者行两日法负荷/静息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G-MPI,所有患者的G-MPI与冠脉造影(CAG)均在同期的1个月内完成,其中先做CAG检查的患者未进行再次血运重建术。以CAG为标准,分析G-MPI诊断冠脉支架再狭窄的价值。结果:65例患者的88支冠脉共置入105枚支架,随访CAG发现38.5%(25/65)的患者出现支架再狭窄,发生再狭窄的支架数为29.5%(31/105);根据典型症状诊断支架再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64.0%、22.5%、38.5%;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ETT)诊断支架再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41.2%、71.9%、61.2%;G-MPI诊断支架再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2.9%、86.7%、88.6%,其准确性明显优于ETT(χ2=14.173,P<0.001)和症状(χ2=42.781,P<0.001)。结论:G-MPI诊断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具有良好的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302 / 30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门控核素心肌断层显像评价冠状动脉支架术后血管再狭窄
    程旭
    李殿富
    黄钢
    王庆胜
    陶如琦
    冯建林
    [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07, (02) : 83 - 85
  • [2] 99mTc-MIBI运动后早期门控心肌显像诊断冠心病的价值
    李殿富
    黄峻
    冯建林
    李建华
    程旭
    杨志建
    朱铁兵
    曹克将
    [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06, (07) : 432 - 434
  • [3] 门控心肌显像局部室壁运动异常对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价值
    李殿富
    黄峻
    冯建林
    李建华
    陈建伟
    朱铁兵
    王连生
    杨志健
    常国钧
    [J]. 中华核医学杂志, 2004, (02) : 17 - 20
  • [4] Two-Year Clinical Follow-Up After Sirolimus-Eluting Versus Bare-Metal Stent Implantation Assisted by Systematic Glycoprotein IIb/IIIa Inhibitor Infusion in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J] . Marco Valgimigli,Gianluca Campo,Chiara Arcozzi,Patrizia Malagutti,Roberto Carletti,Fabrizio Ferrari,Dario Barbieri,Giovanni Parrinello,Gianfranco Percoco,Roberto Ferrari.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 200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