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辽宁一次暴雪过程动力条件诊断

被引:19
作者
蒋大凯
乔小湜
张宁娜
朱天华
机构
[1] 沈阳中心气象台
关键词
切变线; 涡度; 涡度变率; 散度; 平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09年2月12—13日辽宁暴雪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850 hPa切变线)进行动力诊断并研究其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辽宁中西部切变线东南侧、江淮气旋顶部暖锋附近对应强降雪中心;切变线与正涡度区相对应,正涡度带合并、发展并向偏东方向移动,影响切变线的加深发展和东移;850 hPa正涡度中心先于强降雪出现,具有一定预报意义;正涡度带及其中心的生成与发展的动力机制主要受总涡源的影响,涡度变率较涡度更能提前并准确地反映暴雪切变线生成、发展的物理过程;涡度垂直输送和绝对涡度的散度效应对于正变涡的贡献显著,而绝对涡度的散度效应是正涡度变率的主要强迫源;正变涡的减弱主要来自扭转项,抑制了系统的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2009年隆冬辽宁雨转暴雪和大雪过程对比分析
    赵雅轩
    梁军
    石小龙
    朱晶
    刘小初
    [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0, 26 (05) : 30 - 35
  • [2] “2009.2”沈阳暴雪天气诊断与预报误差分析
    梁红
    马福全
    李大为
    刘建国
    魏红
    方斌
    [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0, 26 (04) : 22 - 27
  • [3] 2007年3月3—5日辽宁特大暴雪过程物理量诊断分析
    陈传雷
    蒋大凯
    陈艳秋
    袁子鹏
    孙欣
    韩江文
    卢娟
    才奎志
    何宝财
    [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7, (05) : 17 - 25
  • [4] “04.12”华北大到暴雪过程切变线的动力诊断
    赵桂香
    程麟生
    李新生
    [J]. 高原气象 , 2007, (03) : 615 - 623
  • [5] 用新RIEMS模式研究陆面过程对暴雨的影响
    赵鸣
    江勇
    汤剑平
    苏炳凯
    [J].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3) : 370 - 381
  • [6] 全型涡度方程和经典涡度方程比较
    吴国雄
    [J]. 气象学报, 2001, (04) : 385 - 392
  • [7] “96.1”暴雪期中尺度切变线发生发展的动力诊断Ⅱ:散度和散度变率诊断
    张小玲
    程麟生
    不详
    [J]. 高原气象 , 2000, (04) : 459 - 466
  • [8] “96.1”暴雪期中尺度切变线发生发展的动力诊断Ⅰ:涡度和涡度变率诊断
    张小玲
    程麟生
    不详
    [J]. 高原气象 , 2000, (03) : 285 - 294
  • [9] 全型垂直涡度倾向方程和倾斜涡度发展
    吴国雄
    刘还珠
    [J]. 气象学报, 1999, (01) : 2 - 16
  • [10]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M]. 气象出版社 , 朱乾根 编,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