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前状态指标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中的作用

被引:10
作者
潘殿卿
李志梅
何新霞
朱建国
张军
机构
[1] 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神经内科!河北衡水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二级预防; 阿司匹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 [脑血管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栓前状态指标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的指导作用及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等药物的预防作用。方法 应用血浆内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WF)、血小板颗粒膜蛋白 (GMP 140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 (t PA、PAI 1)、D 二聚体 (D D)及纤维蛋白原 (Fbg)作为诊断血栓前状态的实验室指标。从 6 72例首次发病的急性脑血栓形成恢复期患者中筛选出存在血栓前状态的患者 32 8例 ,随机分为干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干预治疗组口服肠溶阿司匹林 5 0mg,1次 /d ;合并vWF升高者口服维生素E胶丸 10 0mg ,3次 /d ;合并Fbg升高者口服蚓激酶 40 0mg ,3次 /d ;余治疗同常规治疗组。观测上述指标变化和复发率。结果 为期 3年的观察治疗过程中 ,常规治疗组脑卒中复发率为 2 9.1% ,干预治疗组复发率为 10 .7% ,较常规治疗组减少 18.4%。两组脑出血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干预治疗后血浆vWF、GMP 140、D D、Fbg含量及PAI 1活性均降低 ,t PA活性增高 ,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小剂量阿司匹林辅以维生素E、蚓激酶进行相应干预性治疗 ,疗效确切 ,未见明显副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0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血栓与止血基础理论与临床.[M].王振义等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2]   阿司匹林对脑梗死患者血清D-二聚体的影响 [J].
王东风 ;
康苏平 ;
王凡 ;
徐宁 .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8, (04) :57-57
[3]   分子标志物在诊断血栓前状态的意义 [J].
王鸿利 ;
宋善俊 .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1995, (02) :6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