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设一个良序治理的差异性社会

被引:26
作者
任平 [1 ,2 ]
机构
[1] 苏州大学哲学系
[2] 苏州科技学院
关键词
差异性社会; 差异的正义;
D O I
10.15894/j.cnki.cn11-3040/a.2009.04.020
中图分类号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3 ;
摘要
总结和反思建国60周年的基本经验,一个重大问题是应该不断对我国社会结构的性质和类型进行再认识。本文认为: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过程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应当站在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以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为尺度,将人类社会结构重新界分为三种类型:人们的物质利益无差别境界的同质性社会;人们的根本利益存在着阶级对抗和阶级冲突的对抗性社会;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人民内部的根本利益趋于一致、但是局部利益和当下利益存在着各种差别和分层的差异性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本质上就是差异性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人们的经济方式、就业方式、生活方式、收入水平、组织形式和思想观念的多元、多样、多变,客观上是物质利益差异的各种表现。"差异性社会"应当成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出发点,构建规范的中国特色经济理论、政治理论、文化理论和社会理论的现实根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对象。建设和谐社会就是以良序作为价值目标治理差异性社会,需要辩证地把握"差异"与"公平"的统一,实现"差异的正义"原则。
引用
收藏
页码:173 / 17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社会公平与社会分层 [J].
郑杭生 .
江苏社会科学, 2001, (03) :29-34
[2]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陆学艺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  
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M].赵紫阳报告;.人民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