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水稻白叶枯病药剂的研究

被引:16
作者
成家壮
机构
[1] 广州化工研究设计院
关键词
水稻白叶枯病; 杀菌剂; 植物抗病性诱导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111.4 [侵(传)染性病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目前防治水稻白叶枯病有效药剂的分子结构大多带有-NH2基团。在筛选新药剂时,可考虑以带-NH2噻唑环化合物为基础进行修饰和衍生。但必须强调药剂良好的内吸输导性能,并具有干扰和破坏病原细菌胞外产物的作用。同时指出,可通过杀菌剂与植物抗病性诱导剂的联合作用,既抑制病原细菌又诱导作物产生系统获得抗病性,互为补充,协调防治,以期达到防病增产的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5+47 +4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国植物病害化学防治研究.[M].周明国主编;.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  
中国植物病害化学防治研究.[M].周明国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
[3]  
农药化学.[M].唐除痴等编著;.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
[4]  
水稻白叶枯病及其防治.[M].伍尚忠 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5]   水稻白叶枯病菌对噻枯唑的抗药性监测 [J].
沈光斌 ;
周明国 .
植物保护, 2002, (01) :9-11
[6]   拌种灵、叶枯唑和萎锈灵对病菌的毒力机制比较 [J].
黄青春 ;
周明国 ;
叶钟音 .
农药学学报, 2000, (04) :72-75
[7]   水稻白叶枯病菌对噻枯唑的抗药性 [J].
马忠华 ;
周明国 ;
王建新 ;
叶钟音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6, (02) :22-25
[8]   新杀菌剂叶青双化学结构研究 [J].
叶挺镐 ;
俞珺 .
农药, 1985, (05)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