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岩成因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41
作者
李振宏
杨永恒
机构
[1] 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 长安大学资源学院
关键词
白云岩; 阴极发光; 电子探针; 碳氧同位素; 稀土元素; X射线衍射;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05.02.002
中图分类号
P588.1 [岩浆岩(火成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白云岩成因的研究目前还处于假说阶段,主要包括蒸发、渗透回流、海水、混合水以及埋藏白云岩化作用五种 模式。其分类方法主要依赖于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包括阴极发光、电子探针、碳氧同位素、稀土元素以及X射线 衍射分析。伴随着计算机及模拟试验水平的提高,未来白云岩成因的研究将会结合实际地质条件,设计合理的参 数和模型,用计算机模拟的手段加以展现。
引用
收藏
页码:5 / 8+81 +8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酒西盆地青西坳陷湖相纹层状泥质白云岩中泥级斜长石成因、特征与油气勘探意义 [J].
罗平 ;
杨式升 ;
马龙 ;
苏丽萍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6) :32-33+124
[2]   鄂尔多斯南部奥陶系马家沟群马六组白云岩成因 [J].
张传禄 ;
张永生 ;
康祺发 ;
罗健 ;
祁连爽 .
石油学报, 2001, (03) :22-26+7
[3]   任丘油田雾迷山组白云岩储集层的渗透性试验研究 [J].
韩宝平 .
地质科学, 2000, (04) :396-403+508
[4]   鄂尔多斯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群中部块状白云岩的深埋藏白云石化机制 [J].
张永生 .
沉积学报, 2000, (03) :424-430
[5]   塔里木盆地下奥陶统白云岩特征及成因 [J].
顾家裕 .
新疆石油地质, 2000, (02) :120-122+170
[6]   东营凹陷西部沙河街组三段上部泥岩中白云岩夹层成因研究 [J].
田景春 ;
曾允孚 ;
尹观 ;
李余生 ;
覃建雄 .
矿物岩石, 1997, (04) :62-68
[7]   四川盆地下二叠统白云岩及古岩溶的形成与峨眉地裂运动的关系附视频 [J].
王运生 ;
金以钟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1997, (01) :12-20
[8]   中扬子台地北缘灯影组白云岩研究 [J].
翟永红,郭成贤,郭建华,李建明,胡明毅,唐子军 .
矿物岩石, 1996, (03) :36-42
[9]   东营凹陷西部沙三上白云岩储层特征及成藏条件 [J].
冯有良 ;
杨申镳 ;
范存堂 .
特种油气藏, 1995, (04) :11-17
[10]   济阳拗陷始新统藻白云岩成岩演化探讨 [J].
张玉宾 .
石油实验地质 , 1994, (01) :5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