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胸痹心痛的中医危险证型——附375例聚类分析
被引:32
作者
:
丁邦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省中医院
丁邦晗
吕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省中医院
吕强
张敏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省中医院
张敏州
罗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省中医院
罗翌
马长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省中医院
马长生
张维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省中医院
张维东
机构
:
[1]
广东省中医院
[2]
北京市安贞医院
[3]
北京市安贞医院 广州
[4]
北京
[5]
广州
来源
:
中国中医急症
|
2004年
/ 05期
关键词
:
胸痹心痛;
证候研究;
冠状动脉造影;
聚类分析;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R256.22 [胸痹(真心痛)];
学科分类号
:
100506 ;
摘要
:
目的明确胸痹心痛的中医危险证型。方法对375例胸痹心痛患者进行证候分型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通过聚类分析、定量分析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各证型的关系。结果与冠心病关系最近为血瘀证,其次为气虚证,阳虚证、痰浊证、寒凝证更次之,阴虚证与气滞证的关系最远。结论胸痹心痛的中医危险证型依次是血瘀证、气虚证、阳虚证、痰浊证、寒凝证,阴虚证和气滞证为胸痹心痛的中医非危险证型。
引用
收藏
页码:298 / 300+266 +26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中医内科学.[M].王永炎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
1
→
共 1 条
[1]
中医内科学.[M].王永炎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