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符码理论视野下的民族教育

被引:2
作者
王荣
机构
[1]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语言符码理论; 精密符码; 局限符码; 民族教育;
D O I
10.19683/j.cnki.mzlt.2016.02.011
中图分类号
G752 [教学理论、教学法];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语言符码理论是英国教育社会学家巴兹尔·伯恩斯坦(Basil Bernstein)提出的重要思想。学术界常借用语言符码理论来探讨教育公平问题,本文借用语言符码理论探讨民族教育问题,选用现实生活中生动的教学案例说明教材、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少数民族学生只有熟练掌握精密型语言符码,才能较快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相关主管部门也应重视学校师资培训和硬件设施的配置,尽量为民族地区学生的学习创造更多有利条件,为他们提供公平公正的教育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伯恩斯坦语言符码理论在少数民族教育的应用 [J].
王海蓉 ;
胡昌平 .
贵州民族研究, 2014, 35 (08) :213-216
[2]   正确对待学生发言中的语言缺陷 [J].
聂在富 .
黑龙江教育(小学文选), 2006, (03) :42-42
[3]   伯恩斯坦语言符码理论视野下的教育不平等 [J].
雷宝燕 .
东南传播, 2007, (06) :99-101
[4]   伯恩斯坦教育符码理论的分析框架及讨论 [J].
谢小平 .
教育评论, 2011, (04) :153-156
[5]  
Community Forces and Minority Educational Strategies:A Comparative Study. John u.Ogbu. . 1995
[6]  
民族教育学通论[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哈经雄,腾星主编, 2001
[7]   符码理论视野中的少数民族教育 [J].
阿拉腾巴特尔 .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8 (03) :58-60
[8]  
田野工作与文化自觉[M]. 群言出版社 , 马戎,周星主编,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