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河油田成藏期次的地球化学示踪研究

被引:34
作者
高波 [1 ]
刘文汇 [2 ]
范明 [3 ]
张殿伟 [2 ]
南青云 [4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
[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4]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原油; 天然气; 油气地球化学; 生物降解作用; 成藏期; 塔河油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油藏地球化学的方法对塔河油田的成藏期次进行了探讨。塔河油田稠油正构烷烃分布完整,但色谱基线不同程度抬升;原油非烃和沥青质碳同位素偏轻,族组成碳同位素发生倒转;原油中普遍含有25-降藿烷。这些特征表明该区油藏经历了至少两期成藏过程,早期充注原油遭受生物降解作用后又受到高成熟原油充注。塔河油田天然气为典型的油型气,成熟度较高,为成熟—过成熟阶段产物,亦显示了两期充注的特征:早期充注的为典型的原油伴生气,充注时间与后期原油的充注时间相同;晚期充注的为高温裂解气,充注方向为自东向西。因此,塔河油田至少存在着3次油气充注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276 / 28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两期成藏原油充注比率测算方法 [J].
王铁冠 ;
王春江 ;
何发岐 ;
王君奇 ;
朱丹 ;
王传刚 ;
谢明亮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4, (01) :74-79
[2]  
天然气成因理论及应用[M]. 科学出版社 , 徐永昌等著, 1994
[3]  
塔里木盆地天然气分布规律及勘探方向[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赵孟军等著, 2002
[4]  
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气的生成[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张水昌等著, 2004
[5]   鉴别煤成气和油型气若干指标的初步探讨 [J].
戴金星 ;
戚厚发 ;
宋岩 .
石油学报, 1985, (02) :31-38
[6]   甲基菲比值与有机质热演化的关系 [J].
包建平 ;
王铁冠 ;
周玉琦 ;
余福祥 ;
王金湔 ;
周绮丽 ;
陈发景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1992, (04) :8-13+19
[7]   原油中生物标志物的组成是成藏史的反映 [J].
陈建渝 ;
刘从印 ;
张树林 ;
毕研鹏 ;
毕义泉 .
地球科学, 1998, (01) :99-104
[8]   塔里木盆地北部塔河油田油气藏成藏机制 [J].
顾忆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0, (04) :307-312
[9]   油气成藏年代学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J].
赵靖舟 .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03) :378-383
[10]   含油气盆地成藏期分析理论和新方法 [J].
王飞宇 ;
金之钧 ;
吕修祥 ;
肖贤明 ;
彭平安 ;
孙永革 .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05) :754-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