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同性恋者自我认同发展的质性研究

被引:11
作者
杨玲
谢远俊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男同性恋者; 性取向; 性行为; 自我认同; 质性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2.91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同性恋者自我认同是指认识和接纳自己的同性性倾向,并以同性恋者的身份组织个人生活,与社会发生积极的互动。自我认同对于维护同性恋者的身心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使用质性研究的方法,通过对23名男同性恋者的半结构式访谈,利用扎根理论对访谈材料的进行编码分析,探索男同性恋者的自我认同发展历程。结果发现:男同性恋者的自我认同发展经历了同性吸引、自我标签化(即确认自己的同性性取向)、同性性接触和自我表露(即告知他人自己的同性恋者身份)等阶段;男同性恋者的身份公开主要发生在自我和私人层面,他们倾向于向周围人隐藏自己的性取向,更不愿意向父母表露自己的同性恋者身份;性行为对促进男同性恋者认同而言并不是必须的;家庭环境是影响同性恋形成的重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5+58 +5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同性恋认同发展的理论模型述评 [J].
刘俊 ;
张进辅 .
心理科学进展, 2009, 17 (02) :403-413
[2]   城里的“飘飘”:成都本地同性恋身份的形成和变迁 [J].
魏伟 .
社会, 2007, (01) :67-97+207
[3]   同性恋成因的理论探讨 [J].
汪新建 ;
温江红 .
医学与哲学, 2002, (04) :1-4
[4]  
发展心理学[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美)DavidR.Shaffer著, 2005
[5]  
发展心理病理学[M]. 安徽教育出版社 , 梁宝勇著, 2004
[6]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陈向明著, 2000
[7]  
Predicting Different Patterns of Sexual Identity Development Over Time Among Lesbian, Gay, and Bisexual Youths: A Cluster Analytic Approach[J] . Margaret Rosario,Eric W. Schrimshaw,Joyce Hunter.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 2008 (3)
[8]   Coming out experiences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of Chinese homosexual men in Hong Kong [J].
Wong, CY ;
Tang, CSK .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2004, 33 (02) :149-157
[9]  
A Framework For the Formation of Gay Male Identity: Processes Associated with Adult Attachment Style and Support From Family and Friends[J] . Yoel Elizur,Arlette Mintzer.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 2001 (2)
[10]  
Sexual Identity Trajectories Among Sexual-Minority Youths: Gender Comparisons[J] . Ritch C. Savin-Williams,Lisa M. Diamond.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 200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