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作物与玉米间作对玉米吸收积累镉的影响

被引:60
作者
李凝玉
李志安
丁永祯
邹碧
庄萍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玉米; 间作; 镉; 重金属; 植物修复;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8.0235
中图分类号
X173 [环境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盆栽技术,研究了7种间作作物对玉米吸收积累镉(Cd)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数间作作物对玉米生物量没有明显影响,只有扁豆对玉米生长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使玉米生物量降至对照的67.8%.间作豆科作物大幅提高玉米的Cd积累总量,其中鹰嘴豆的作用最为明显,使玉米对Cd的累积量增加1倍以上.7种间作植物对Cd也有不同水平的吸收,其中,油菜与籽粒苋可在地上部大量积累Cd(油菜地上部Cd浓度达53.9mg·kg-1,籽粒苋达51.0mg·kg-1),且籽粒苋根的Cd含量高达91.8mg·kg-1(土壤Cd为3mg·kg-1).间作植物与玉米对Cd的吸收具有不同的交互作用特征,豆科作物在自身较少吸收Cd的条件下,显著提高了玉米对Cd的积累;籽粒苋在自身大量累积Cd的同时,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与其间作的玉米的Cd累积量;油菜地上部分吸收较多的Cd,但降低了玉米地上部分Cd含量.研究表明,如果将玉米作为大生物量的Cd污染修复植物来应用,可将其与豆科植物间作,以提高Cd清除效率;籽粒苋与油菜具有大量积累Cd的能力,可作为Cd污染土壤的修复植物.
引用
收藏
页码:1369 / 137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有机酸对珠江三角洲水稻土镉解吸行为的影响 [J].
丁永祯 ;
李志安 ;
邹碧 ;
谭万能 ;
顾伟 ;
曹裕松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7, (03) :289-293
[2]   红壤中镉在有机酸作用下的解吸行为 [J].
丁永祯 ;
李志安 ;
邹碧 ;
曹裕松 ;
谭万能 ;
顾伟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9) :1688-1692
[3]   玉米和羽扇豆、鹰嘴豆间作对作物吸收积累Pb、Cd的影响 [J].
黄益宗 ;
朱永官 ;
胡莹 ;
刘云霞 .
生态学报, 2006, (05) :1478-1485
[4]   国内土壤环境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 [J].
高翔云 ;
汤志云 ;
李建和 ;
王力 .
江苏环境科技, 2006, (02) :52-55
[5]   富钾基因型籽粒苋主要根系分泌物及其对土壤矿物态钾的活化作用 [J].
李廷轩 ;
马国瑞 ;
张锡洲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3) :3368-3372
[6]   关于超富集植物的新理解 [J].
聂发辉 .
生态环境, 2005, (01) :136-138
[7]   玉米/鹰嘴豆间作对有机磷利用差异的研究 [J].
李淑敏 ;
李隆 ;
张福锁 .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4, (03) :45-49
[8]   油菜作为超累积植物修复镉污染土壤的潜力 [J].
苏徳纯 ;
黄焕忠 .
中国环境科学, 2002, (01) :49-52
[9]  
Chelate-assisted phytoextraction of heavy metals in a soil contaminated with a pyritic sludge[J] .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 2007 (1)
[10]  
Phytoextraction of Metal-Contaminated Soil by Sedum alfredii H: Effects of Chelator and Co-planting[J] . Q. T. Wu,Z. B. Wei,Y. Ouyang.Water, Air, and Soil Pollution . 200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