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地区高原鼢鼠消化道形态的季节变化

被引:49
作者
王德华
王祖望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农业虫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农业虫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关键词
消化道形态; 营养; 消化; 高原鼢鼠;
D O I
10.16829/j.slxb.2000.04.005
中图分类号
Q954 [动物形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2 ;
摘要
对青海高原地区的高原鼢鼠在自然环境中消化道各器官的长度及重量的季节变化进行了测定 ,结果显示总消化道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长度、鲜重及干重均相对稳定 ,而含内容物器官重季节性变化明显。胃的变化相对较稳定 ,但长度季节性变化显著 ,草枯黄期值最高 ,草生长盛期最低 ;小肠的鲜重在草返青期明显低于草生长盛期和草枯黄期 ;盲肠的变化最大 ,其长度和含内容物器官重草返青期明显高于其它季节。大肠的干重于枯黄期显著增加。各器官的所有其它指标则保持相对稳定。说明终生营地下生活的高原鼢鼠由于其洞道系统的气候条件相对稳定 ,又具有贮存食物的习性 ,因而在自然条件下消化道形态的调节并不强烈 ;但面对各种生态因素的影响各器官在某些方面又进行一些调节 ,以提高消化效率。本研究支持关于高原鼢鼠在自然条件下其消化道维持相对稳定的假设。
引用
收藏
页码:270 / 27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根田鼠消化道长度和重量的变化及其适应意义 [J].
王德华,王祖望,孙儒泳 .
兽类学报, 1995, (01) :53-59
[2]   高原鼢鼠活动与巢区的初步研究 [J].
周文扬 ;
窦丰满 .
兽类学报, 1990, (01) :31-39
[3]   高山草甸生态系—小哺乳动物能量动态的研究 Ⅰ.高原鼠兔和中华鼢鼠对天然食物的消化率和同化水平的测定 [J].
王祖望 ;
曾缙祥 ;
韩永才 ;
张晓爱 .
动物学报, 1980, (02) :184-195
[4]   高原鼠兔和中华鼢鼠气体代谢的研究 [J].
王祖望 ;
曾缙祥 ;
韩永才 .
动物学报, 1979, (01) :75-85
[5]   RESPONSES OF POCKET GOPHERS (THOMOMYS-BOTTAE) TO CHANGES IN DIET QUALITY [J].
LOEB, SC ;
SCHWAB, RG ;
DEMMENT, MW .
OECOLOGIA, 1991, 86 (04) :542-551
[6]  
Seasonal changes in energy expenditure and digestive tract of Abrothrix andinnus (Cricetidae) in the Andes Range .2 Bozinovic F F,Nova F,Claudio C. Physiol Zool .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