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水土协调机制 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被引:10
作者
彭廷柏
黄道友
陈惠萍
陈焱国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 长沙
[3] 长沙
关键词
水土流失阈值; 主体富水层; 水土协调机制; 农业可持续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 [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082803 ; 120405 ;
摘要
分析了我国水土资源矛盾状况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剖析了降水径流、植被与土体“富水层”的拦蓄机制、塘堰水库的调蓄机制的关系,提出了允许水土流失的阈值,建立协调水土矛盾机制、确保农业与资源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湖南农业的洪涝灾害问题及对策 [J].
李阳生 ;
李绍清 ;
不详 .
农业现代化研究 , 1998, (02) :39-42
[2]   中国的土壤侵蚀因子定量评价研究 [J].
王万忠,焦菊英 .
水土保持通报, 1996, (05) :1-20
[3]   我国红壤区侵蚀土壤的退化及其防治 [J].
史德明 .
中国水土保持, 1987, (12) :4-7
[4]  
水资源评价论文集[M]. 水利电力出版社 , 水利部水文司编,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