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地区小麦超高产育种问题探讨

被引:25
作者
王辉
孙道杰
时晓伟
闵东红
李学军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杨陵
基金
“九五”攻关项目;
关键词
小麦; 超高产育种; 性状改良; 大穗材料; 关中地区;
D O I
10.13207/j.cnki.jnwafu.2001.01.010
中图分类号
S512.1+10.33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关中地区当前小麦超高产育种的产量指标为 10 0 0 0 kg/ hm2 。产量性状和光合生理性状是决定品种产量潜力的关键性状 ,超高产育种重点应进行单位面积穗数、穗粒重、穗粒数、花后 2 1~ 30 d平均光合速率、花后30 d绿叶面积、灌浆高峰期单穗平均日增重、灌浆高峰持续时间、生物学产量、收获指数等 9个性状的遗传改良。集优交配法是选育超高产品种的有效育种技术。为了适应超高产育种的纵深发展要求 ,要加强光合生理特性、性状遗传规律等基础理论研究和超高产大穗材料创新工作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小麦西农1376籽粒干物质累积特点及调控途径 [J].
王辉 ;
朱建楚 ;
孙道杰 .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6, (05) :42-45
[2]   关中小麦品种产量构成因素的相互关系和产量育种目标 [J].
张小燕,宋哲民 .
西北植物学报, 1996, (01) :81-87
[3]   大穗小麦发育特性研究初报 [J].
庞红喜,闵东红,李学军,宋哲民 .
陕西农业科学, 1995, (05) :4-7
[4]   提高渭北原区小麦品种产量潜力途径的研究 [J].
王辉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3, (02) :41-45
[5]   北部冬小麦品种农艺性状演变研究 [J].
钱曼懋 ;
孙洪伟 ;
宋春华 ;
杨欣明 .
作物品种资源, 1989, (01) :3-5
[6]   小麦高产育种的回顾与展望 [J].
任明全 .
河南农业科学, 1988, (11) :1-4
[7]  
小麦育种学[M]. 科学出版社 , 李德炎 主编, 1976
[8]  
中国小麦育种研究进展[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庄巧生,杜振华主编, 1996
[9]  
陕西农业种子50年[M].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刘世林主编, 1999
[10]  
CIMMYT麦类改良进展[M].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何中虎, 1995